崔洪辉河南 发表于 2017-11-7 14:21:19

崔家一段被掩埋的历史

崔家也有一段被掩埋的历史(组图)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举报



0

易信微信QQ空间微博<div none;="" text-align:="" center=""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table align="center" #999="" 1px="" solid;="" border-top:="" border-left:="" border-bottom:="" soli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00" style="font-size: 12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spacing: 0px;"><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D/DC/DCF79845637DB8646EF03A36DAB35159.jpg" alt="文化室里挂有一些旧照片,包括上世纪80年代初崔德祺一行回乡的情景。" 杨兴乐="" 摄="" style="vertical-align: top; border-style: none; border-width: initial; margin: 5px;">文化室里挂有一些旧照片,包括上世纪80年代初崔德祺一行回乡的情景。 杨兴乐 摄

<table align="center" #999="" 1px="" solid;="" border-top:="" border-left:="" border-bottom:="" soli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00" style="font-size: 12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spacing: 0px;"><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9/9B/9B36A439929EC8D5A9A5580E95BD665F.jpg" alt="崔嘉亨村从建村以来一直维持200人左右的规模,却从这里走出不少精英人才。" 杨兴乐="" 摄="" style="vertical-align: top; border-style: none; border-width: initial; margin: 5px;">崔嘉亨村从建村以来一直维持200人左右的规模,却从这里走出不少精英人才。 杨兴乐 摄<table align="center" #999="" 1px="" solid;="" border-top:="" border-left:="" border-bottom:="" soli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00" style="font-size: 12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spacing: 0px;"><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0/04/04F02099C340938CA1EAEA0301066910.jpg" alt="1991年,崔世昌、崔世安兄弟捐建家乡文化宫项目。杨兴乐" 摄="" style="vertical-align: top; border-style: none; border-width: initial; margin: 5px;">1991年,崔世昌、崔世安兄弟捐建家乡文化宫项目。杨兴乐 摄
  澳门特首崔世安故乡—崔嘉亨村,埋藏着一段历史。在澳门回归十五周年前夕,记者走进崔嘉亨村一探究竟,平静的小村,本月将与澳门同庆。

  小村从旅游热点回归平静

  崔嘉亨村—新会区双水镇南面的一个小村子,是澳门特首崔世安故乡。2009年崔世安当选后,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从镇里的干道折入乡间水泥路,蜿蜒数百米,便到崔嘉亨村的祠堂门口小广场,崔世安家族捐赠的养善崔公祠、德胜文化室坐落于此,外墙上的石碑告诉来者,1991年由崔世昌、崔世安兄弟捐建。

  崔嘉亨村前村长崔永进对这两座建筑记忆犹新,用手势向记者比划着曾经的时空:“这里以前有一个池塘,这里有一座小桥,那边是一个大草坪……还有一座比较破的文化室。”按照几位村民的回忆,1990年,崔世安一家从澳门回到村里,看到村文化室的窗户玻璃破了,两兄弟就捐赠了一笔钱,进行维修,修复后的文化室用他们父亲崔德胜的名字进行命名。

  “如今,这里成了小孩子的乐园,村里的无论大小宴会都可以来到这里进行。”崔永进说。

  崔嘉亨村是一个典型的岭南小村,与众多岭南村落一样,村口竖立了一个高大的牌坊。牌坊两侧的对联为“嘉瑞应贤才凯歌百代,亨里颂赤子德泽千秋”。村民介绍,这座牌坊也是崔世安的叔父崔德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出资兴建的。

  崔永进说,“那时(2009年),每天至少有7-8台旅游大巴停在村口,从车上走下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崔嘉亨只是一条小村,这样热闹的情形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崔永进说,随着村子的知名度明显提高,几乎每周都有珠三角、港澳台地区的游客慕名而来。“热闹期已过,现在基本没有什么人来了。”

  新会崔氏为南宋名臣崔与之后人

  “南宋拜名相承先启后,澳门膺特首继往开来”,这首南海沙头崔氏宗亲送给新会崔嘉亨村祝贺崔世安当选的对联,道尽新会崔氏一族的辉煌。崔氏宗亲认为,澳门候任特首崔世安所属的新会崔氏,为南宋名臣、著名学者崔与之的后代。崔与之是广东由太学取士的第一人,其开创的“菊坡学派”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学术流派。

  实际上,由于族谱被毁,新会崔氏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根源。广东各地的崔氏宗亲提出上述说法的依据是:南宋名臣崔与之仅有一子,其后人扩散至新会、博罗、阳春、南海、新兴、东莞、九江、鹤山等地。新会崔氏仅崔嘉亨村一脉,以此证明崔世安所属的新会崔氏为崔与之后人。

  年逾七十的老教师崔广兴佐证说,小时候的崔嘉亨村里的祠堂外就有一尊崔与之塑像。“曾有人愿意出资五千元人民币(当时属天价)买下塑像,可惜最后塑像还是被彻底破坏。”但是,最为直接的证据族谱被毁,新会崔氏并不知道自己是名门之后。

  据村里老人回忆,当年由澳门崔氏家族修葺的养善崔公祠,村民曾与崔德祺商量祠堂中以何人作为祖先画像,首先想到就是崔与之,后经研究崔氏出自姜姓,应为姜子牙后代,才挂了姜子牙像。

  崔家被掩埋的历史

  崔永进告诉记者,“崔德淇是听父辈说到自己的家乡,才于上世纪50年代回来这里寻根的。”也有村民说,那时的崔德祺,凭的是儿时长辈带其回乡的记忆来寻根,记忆中的场景与养善崔公祠周边的地理特征吻合。曾经,崔家祖屋在一次村里的筑路中被拆毁了,没有留下任何可供追寻的迹象。

  用崔永进的话来说,崔家有也有一段被掩埋、无法找寻答案的历史。“但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崔世安是崔氏家族自广东新会移居澳门之后的第六代。”崔永进说,不过这个说法还有待考证。

  崔世安的堂弟崔世平曾向媒体这样描述他们家族离开家乡的原因:“那是个非常贫困的村庄,有一天我们的高祖父就想:出去碰碰运气,看看会怎样?于是他们就这样来到了澳门……”

  谈起崔家的历史,崔永进表示他也是一知半解。从他的谈话中,提得最多的是一位被誉为澳门的“建筑大亨”的崔殿明(俗称崔六)和崔世安叔父崔德淇。

  崔六实际上是崔德淇的父亲。从崔六开始,崔家在商界尤其是建筑界的家底才慢慢积累起来。崔殿明有两个儿子,长子崔德胜(崔世安的父亲)、次子崔德祺。上世纪50年代,崔德胜涉足建筑、厂房等行业,其沉稳的作风,获得了“低调内敛”的评价。其胞弟崔德祺则更为活跃,不仅在澳门建筑业享有盛誉,也成为澳门政界重量级人物、大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他还是崔氏家族的中坚人物。

  村里将共庆澳门回归十五周年

  “崔家没有忘记家乡的乡亲父老,不管是新会还是崔嘉亨,崔家因为扶危济困,到今天仍赢得乡亲的赞誉。”崔嘉亨村现任村长崔柏深告诉记者,每次回来祭祖,崔家就都会捐钱用于祠堂、文化室、入村的水泥路的修缮,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崔柏深告诉记者,崔世安等虽然在崔嘉亨村已无近亲,但他们一直关心家乡建设,常常回来探亲。

  时至今日,全村住了不到150人,很多年轻人外出工作,只余下100多名上年纪的老人家及小孩子。崔世安对老弱特别关照,每次回乡都主动掏腰包派利市。




  崔嘉亨的村干部们表示,在澳门回归十五周年之际,他们打算和各地崔氏家族联系,在村里大排筵席,一方面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另一方面也庆贺崔世安成功连任澳门特首。

  据村中老人介绍,这里原是赵家村,为三江赵氏一族居住,崔氏族人搬来已有616年的历史。后来,赵氏一族迁走,加上村子位于水坑尾,该村便改名为“崔家坑”。民国期间,村里一位私塾老师为其美名为“崔嘉亨”。

  如今,崔嘉亨村人的足迹遍及广东各地和港澳地区,甚至南洋欧美。崔氏的儿女人才辈出,涌现出不少专业人才,有的成为实业家,有的成为慈善家,有的成为政府部门的精英。

  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崔宏淼 发表于 2017-11-8 08:14:4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崔家一段被掩埋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