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崔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1|回复: 1

一生求真的父亲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07
  • 发表于 2012-6-15 14: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生求真的父亲( U+ t, m1 j0 y& M' I$ O% B
    . t8 N9 b" Z6 O, @8 t

    7 a0 n* [* {- F+ M( B        父亲离开我们近七年了。近七年来,父亲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高大形象,永远矗 立 立在我们的面前,永远驻留在我们的脑海。 4 L1 Z  Y0 u" p  U2 a
            我的父亲崔蔼云一九二四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生于永城市龙岗乡龙岗村。祖父是个穷教书先生,祖母在家务农。父亲一生虚心好学,宽厚待人、勤俭持家。忠于教育,为家庭、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广为乡邻敬重称颂。
    % K' L0 h; d8 m  Y  
    8 W+ l: R5 X5 X                                                                                                           学做真人
    7 M  Q5 U5 Q( h        父亲生前牢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精辟教诲,"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身为长子的父亲,从小就聪明好学,倍受长辈们的钟爱。他六岁入学,十二岁小学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安徽省亳州市初级师范学校。由于家贫供应不起,父亲勉强读了一年辍学了。学校领导、老师十分为他惋惜。
    0 G3 ^; r- V4 J6 Q: K! @# C       刚满十四岁的父亲下学后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爷爷在外教学,奶奶体弱患慢性气管炎,二叔十岁,三叔七岁。每天父亲担水、劈柴、种庄稼。他虚心求教老农,学犁地、耙地、 地、锄地、收割庄稼、扬场、垛垛、晒贮粮食。不到二年,他就学会了种地一套技术。 6 t5 v' o# l% C& P: F+ D  B
           由于家里人多、地少、缺劳力、少技术,年年建的粮食不够吃,还要靠他姥姥周济。为此,他在农闲时就学做生意、学蒸酒、做醋、卷烟。他天资聪明,很快就会了蒸酒。酒香怡人,比师傅蒸的还略胜一筹,以至蒸出的酒存不住。他做的醋色、香、味俱佳,卷的烟松紧适中,很受市场欢迎。这样家里生活慢慢好了些。 % \  p8 i% [1 W2 Z0 E% X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国成立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父亲被聘任为人民教师,从此开始了教学生涯。因为父亲工作负责,教学业务好,一九五二年又被派往商丘地区师范学校进修一年,结业后让他任王阁完全小学教导主任。父亲精通小学高年级数学、语文学科知识,但他不满足已有成绩。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知识范围,他又自学书法、音乐、政治、地理、自然等学科知识。为此,他练了一手好字,又会开歌,教唱歌,还能代替他人教自然、地理、政治等课,为他后来升任校长,打下了基础。
    / W/ j4 m/ R6 x       活到老,学到老。父亲一生总是不停地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术,适应新生活。直到退休后,他又学养鸡、种树、种花、加工皮蛋等等,真可谓与时俱进!
    1 h- _6 b, k2 l! L) g- p  - J1 s! {8 |& x, \1 O* |
                                                                                                                        宽厚待人
    $ K6 F# }( ]6 e7 A          父亲一生名如其人,他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对任何人,总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甚至有的学生家长和他认干亲,父亲为人正派都婉言谢绝了。
    ' R# a  g. h8 [4 A3 r    父亲从不骂人、不打人、不骗人、不伤人、不欺人、不毁人是出了名的好人。他一生从没和母亲红过脸,更没吵过架。有时母亲嘟噜他对家里照顾不周,他都以笑应对,母亲生气也就烟消云散了。 : w- @/ d; t1 z/ m
        从我记事起,就没见父亲打过我们一次,也没骂过一次。有时我们顽皮惹恼了他,他就严厉地指出我们的错误,让我们知错改错,他才把生气脸色变过来。 + A6 [  a9 [9 O
        父亲特别孝敬父母长辈。爷爷奶奶在世时,他一回家就先去看望奶奶,给她买好吃的,给她零花钱。姥姥爱看戏,每年龙岗古会演大戏,他都接姥姥去我家看几天戏,姥姥一直夸他是个好女婿。爷爷、奶奶、姥姥去世后,每年清明时,十月一他都去给他们祭奠。直到父亲八十岁了,还年年去给他90多岁的四舅妈拜年。 + W( a- s$ X5 ]  ]
        父亲参加工作早,时常关爱小姑、小叔。他(她)们上学时,他给他(她)们交学费、给零用钱。记得三叔刚参加工作,需要一辆自行车,父亲就把自己正骑着的新自行车给了他。
    # O3 n& D$ {' q    父亲多年任雪校校长,对待学校教师视如亲兄弟。每逢周末,父亲总是尽量自己看校,让同事们休假。发了工资也顾不上回家送钱,有时同事们有困难就借给他们急用,事后,有的忘了还,他也不记账了,这就是多年来他回家少的原因。 1 z/ h/ ?8 G# }
        父亲对穷困学生更是关爱无比,每年都要资助几名特困学生书钱学费等。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和中秋节,都有学生到我家给父亲拜年、问安。 0 A( R3 P8 ~  H( R( R: U9 r3 a
      5 W, m9 z7 d4 G8 X- ]% j/ `1 I: i
                                                                                                                      教人求真 ! L6 s% ?# U' H6 S* n
            父亲一生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既教书又育人,正像郭沫若教导的,千教万教人求真。父亲虽然和蔼可亲,但他是非分明的,在原则上,绝不退让。多年来,他的学生成千上万,他都要求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热爱学习,艰苦奋斗,争取做一个对国家队社会有用的人。
    9 j+ q) X4 E* K        记得文化大革命中,他的一位学生崔守礼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想上学了。父亲多次开导鼓励他,书到用时方恨少,一定要坚持上完中学再就业。后来崔守礼发奋读书,努力学习成了班干部。毕业后参了军,进步很快,现在是新疆武警部队一名师长。
    & d5 R- t: t9 O: z! _3 _       一九九五年春天,我出差到开封,在餐桌上碰到了一位郊区供销社主任。叙家乡时,他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他是我父亲的一位学生,多次让我代问父亲好,再三感谢父亲对他的教育指导,走上了成材之路。 2 V' i$ ~; t; y$ m& `) O# v1 J7 y
          父亲对我们弟妹五人也是从小教育我们好好学习,争取进步,遵纪守法,爱党爱国,敬业奉献。后来我大学毕业成了一名干部,我弟弟入武参军成了一名军官,小妹苦苦读书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0 D8 \  R1 {& G$ F; z' a       我的一名本家叔叔是烈士的遗骨,在五七年困难的时候,父亲接他到王阁完小读书和他同吃同住,后来考上了开封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大学教师。父亲惦念他家贫无助,帮助他上完大学,又帮助他成了家。 0 c% x3 M9 ^, ?) ^6 x* A7 ^; x2 T
      
    " u0 k2 @$ S* d1 J! j+ V. @$ Y                                                                                                              勤俭持家
    . h) u7 I: y) S! \  E. g        父亲是苦水中泡大的孩子,一生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生前他常说:成由勤俭败由奢,过日子一点也不能浪费。他一不喝酒,二不抽烟,三不参赌,四不讲穿,五不讲派头排场。 7 d0 l# u4 p) e5 {6 g! b
            我给他一件军大衣,穿了二十余年,一直到离开我们还有六成新。他穿的衣服,洗得都发白了,还不舍得换,家里用的东西,好多都是我给他们买的。我给他买的日立牌大彩电、香港养身气血循环机;弟弟给他买的板凳;长孙女给他买的席梦思床;妹妹给他买的棉被、棉衣、皮鞋、西服内衣等等。
    ; k& p; K$ \" t  `2 W2 V        父亲中年时,因长年艰苦生活患上了营养性肝炎,治疗了二年才痊愈。一九七九年初冬,他因多年腰腿骨质增生,以至不能走路,都不去医院治疗。一次洗澡时,不甚滑倒,股骨头摔裂纹,才只好住院半年多。二零零三年初夏,三叔因脑溢血去世,疼的父亲多日吃不下饭,不到一月他就患上了慢性盲肠炎。在家乡小诊所治了十几天不见效,才到城里人民医院手术治疗半个多月才出院。半年后他彻底好了,每天又能吃,又能干,又能睡,像年轻了二十岁。常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康复后的他又大干了起来。不让他种地,不让他开门市部,让他随我们到城里一块欢度晚年,但他决不认从。理由是身体能自理;在家乡熟人多,光吃不干过不惯;不给你们添负担。为此,我和弟妹只好隔三差五轮换回家照看他二老。
    # ~3 Z3 t! t! X/ d- l/ D3 }( W0 b) L       俗话说:岁数不饶人。二零零五年春,八十二岁的父亲由于不能认真听从医生嘱咐,"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年老体衰,定期检查,少干活多休养"。他是只讲奉献,不讲享受,能省则省,从不乱花一分钱。结果,让他检查,他不去,让他去城里医院治疗他不去,在城里给他和母亲安排了住房,他不去,让他把门市部转了,不中,让他别再种那几分地了,不中......。直至二零零五年四月二十二日,长孙开着面包车去接他到城里治疗休养,母亲去了,他坚决不去。隔了五天,他一人在家,胃溃疡复发了,他痛的连开水也不能烧了,才让我和儿子用面包车把他接回城里。
    9 G5 y& r9 ~$ z) R3 Q& O) O+ E        经过永煤集团总医院全面检查,他身患肺癌、肺心病、气管炎、胃溃疡、胃喷门迟缓症,腰骨质增生,胆结石等多种重病。经过名医开了良方,用良药效果还挺好,一个疗程需四千多元,我们不让他出钱,他也舍不得多花钱,以至后来,他住院就是不吃饭,我们每天反复劝他,让医生开导他,但他还是横下一条心,只喝点稀汤,就是等着去见马克思,让我们天天以泪洗面。当年八月十二日晚九时二十分父亲在昏睡中,突然离开了我们,终年八十二岁。
    ( {" [* F; J% f6 u! c( V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父亲就是吐尽银丝的春蚕,就是那燃尽的蜡烛!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我的儿子、孙子、重孙子......,一定代代相承,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15 16: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文章,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