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崔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2|回复: 1

九老采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48
  • 发表于 2013-6-19 18: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岳西高腔轶闻传说
    ) W' i; N& z' m/ x
    [tr][td]
    “九老采台”起风波
    清同治末年(1874年)冬,下五河的“崔氏支祠”落成。祠堂占用整个前厅造了个“凸”字的万年台。祖祠竣工庆典,按习俗要“采台”,即请有名望的大戏班在新台上进行首演,以愉悦祖先。请何班最好?以建祠总管崔余庆为首的族公一致商议:五河地方最崇尚高腔,此次“采台”非上五河王姓围鼓班莫属。该班不仅唱得好,更因其成员由当地有功名有地位的缙绅大老组成。若能请动,定为崔姓增光添彩。商议已定,即登门礼聘。上、下五河王、崔二姓世代和睦,地近人熟,况崔余庆是有军功六品衔的族长,是王曰修的受业老师,由他来请自然满口答应。
    % o1 K% J, o; i& e, w
      “采台”这天,上五河王姓族中的头面人物、人称“九老”的王达三、王曰修、王正刚和王炽运六兄弟,尽行出动。九个人论身份有两位举子(文武各一)、七位监生;论年龄都在七十上下,最年轻的王曰修也已花甲。今日“采台”乃为盛事,一个个头戴皮帽,身穿皮袍、马褂,显得稳重端庄。他们一路上谈笑风生,漫步而行。身背“响器”的家人尾随于后,闻讯看热闹的乡邻也前呼后拥。

    2 j+ F( a& e, M1 b
        一行人行至崔氏支祠门前的小河边,一群正在桥下河里洗衣的妇女,看见如此场面,高兴至极,相互招呼:“上五河唱戏的来了,快点洗完衣,好看戏去!”一时间,传呼之声此起彼伏。这一喊触动了“大老”们的敏感神经。走在后面的王曰修骂道:“不成体统!”恼羞成怒,随即把手一招:“回去!”说罢折身返回,王达三等人也怏怏而去。
    4 ~6 \& W; j& U( h; p5 q# B
    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把祠堂前准备放鞭炮相迎的和在场的众乡邻,弄糊涂了:怎么好好的,又不唱了?大老们的脾气可真怪呀?!

    ) G) r0 w; P) q0 e2 n1 w2 [
        说怪也不怪。原来这班文人学士当初习唱高腔围鼓,只是喜好高腔典雅的文词与淳厚的唱腔,为了文友之间自娱自乐,有时参与特殊场合,如到崔氏祠“采台”,唱唱喜曲,也是应应习俗,他们称打围鼓唱高腔为“唱曲子”,平时最忌一个“唱戏”二字。加之族规明文规定唱戏的艺人等社会底层从业人员是“诸贱行”,今天这群妇女竟然当着众多的乡邻,说他们是“唱戏的”,这不有辱斯文,跌了他们的身份,使他们违了族规么?
    7 ]8 j! q& m* L# b
        大老们愤而折回,崔姓诸公慌了手脚,“采台”大吉泡了汤如何是好?一族祠庙的庆典,岂能黄了?他们一面训斥妇人们不懂世事,愚昧无知,一面恭恭敬敬再次登门,执意相邀。在王达三的斡旋下,念及王崔两姓的世代情谊,“九老”才怒气渐消,重来崔氏祠堂。由高腔领班王达三掌词督阵,以八旬武举王正刚执掌鼓板,由退休赋闲的五品正堂王曰修主唱,王炽远六兄弟(均监生)演奏、帮腔,围鼓坐唱了《天官赐福》、《三星下界》、《金榜》、《庆寿》等高腔“喜曲”和《金印记》等正戏。“赐你福来赐你寿,赐你子来赐你孙,荣华富贵万年春。”崔氏支祠飘荡着那古雅的高腔古曲,冲淡了先前的不快,收场于皆大欢喜。
    1 k5 `. U: s% i9 D6 }4 _7 @( c9 m
        引起轩然大波的“九老采台”佳话,在五河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
    ━━━━━━━
    注:1986年采访于五河、桃李,先后有崔致中、王渔羊等多人口述,汪同元记录整理,入编《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之“轶闻传说”,1993年由中国ISBN中心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48
  •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8: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