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崔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47|回复: 29

博陵设郡及博陵崔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15 19: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博陵设郡及博陵崔氏
     (一)、安平县及博陵郡的出现: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西汉始置安平县,并于县治今安平西南25里处角邱置谷邱县,均属涿郡。
     新莽时,安平称广望亭。东汉初,复安平县原名。
     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置博陵郡,治所在博陵(今山东荏平博陵镇)
     东汉桓帝延熹元年(公元158年)析中山郡置博陵郡。郡治安平城。统安平、安国、南深泽、饶阳四县。
     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徙赵王刘珪为博陵王改博陵郡为博陵国,治博陵县(今保定博野县)。
     曹魏时废博陵国为博陵郡,治所安平。
     西晋恢复博陵国。治所在安平。辖境相当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县地。
     北魏、北齐,安平皆属博陵郡。郡治仍在安平县城。
     北周武成元年(559在甘肃洮州临洮郡设博陵郡。治博陵郡(在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古洮阳城东20公里),领博陵、宁人二县,属洮州。隋开皇三年(583)废。(《随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
     开皇三年(583年),罢设州,安平改属定州。十六年(596年),更属深州。大业二年(606年),还隶定州。三年(607年),废州置郡,定州改为博陵郡。大业九年(613年),改博陵郡为高阳郡,安平仍属之。
     武德四年(621年),安平改属深州。 州治初为安平,寻徙饶阳。贞观十七年(643年),废深州,安平还属定州。先天二年(713年),复属深州。
      综上所述,大略可知不同时期博陵所指不同地方,东汉质帝之时治所在今之山东荏平,桓帝时在河北蠡县,晋至北齐在今之衡水安平,北周时期在在甘肃临洮,隋时或谓今之衡水深县,隋唐以后则谓今之河北定州。以上各个时期的博陵在地理上不重复、时间上不交叉,也没有迁徙延续及从属关系,只是不同时期的地区名称。正像古之东莞在山东沂水,今之东莞在广东珠江口。
      
    (二)、崔氏居安平及博陵崔氏世家大族来历
崔氏自庆封之乱以后,一直默默无闻,第三十代崔意如在秦统一中国中因战功封为东莱候(今胶东一带)。次子崔峰字仲牟因参加汉高祖定鼎天下,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封为汶阳候,居涿郡安平县,子孙遂居此。这一支的籍贯为安平,称安平崔氏。
    距崔仲牟定居安平三百六十年后,东汉桓帝延熹元年(公元158年)析中山郡置博陵郡。安平县属博陵郡,这时才开始称博陵崔氏。
    魏文帝曹丕称帝,黄初元年(220),尚书陈群上书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在“举秀才、察孝廉”的选拔官员时,家世、品德、才能并重,但首先重视世家,逐步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这样一等世家大族崔氏占尽便宜。居住在清河、博陵的崔氏形成了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即郡望(郡中之望族)。这时的郡望既是籍贯,又是望族的标牌。
    望族是靠婚姻维系的,贵族家庭,母系也来自名门。所以《姓氏录》载:“房玄龄、魏征、李勣复与婚,故望不减。”。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称其“地实微寒”即出身贫贱。唐太宗欲以公主嫁崔氏,被拒绝。就是贵为天子,出身微寒,皇帝女儿也愁嫁。崔氏为了保持望族(郡望)不能让地(子孙的妻子)出身微寒。郡,地也,在婚姻关系指中母系家族。所有研究世家大族的文章都要研究婚姻关系。现在一些地方人称自己来自那个姓氏就说是那个姓氏田地打的(收获的)。所以,唐太宗为了打击士族,降低族望,不准关东七家望族相互婚配。因此,郡望也是维持士族间的婚姻制度(贵族嫁贵族)产物。
      但真正把郡望成为家族的政治标志还是南北朝时代。西晋的“八王之乱”导致“永嘉南渡”,南北朝形成。再加上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五胡乱华”与占多数的汉人形成了“胡汉矛盾”。出现大量难民。南朝北国的各代统治者们,为了借助传统的势力,纷纷重用世家大族,形成士大夫一族,即士族。为了解决逃难中的士族与当地士族的矛盾,统治者为逃难的士族设立一些侨郡(侨居的郡)。如:琅琊(临沂)设在滁州、兰陵设在武进、清河设在济南、徐州设在京口(镇江)、下邳设在丹阳。这时士大夫非常注重自己的籍贯(郡望)。经常迁徙的士族以原籍贯为自己的籍贯。中国人一直以出生地为籍贯,南北朝时期的望族其实已经不代表籍贯了,只能代表是祖宗的籍贯,就像现代所说的“祖籍”。
      在这个背景下,一等一级世家大族崔氏成为人们仰慕的家族。先后出现清河、博陵、荥阳三大士族。郡望已经不是原来籍贯,成为士族家族的名称、选拔官员的依据。
    隋唐以来,朝廷实行科举制度,这一封建门阀的士族政治走向下坡道。但是崔氏凭借家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仍非常活跃在历史舞台。这与互相提携有关,故出现“沆瀣一气”这样的成语。黄巢农民起义对封建士族政治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士族政治走向灭亡。
所以夏炎、郑芳二位学者分别把清河、博陵崔氏定位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古”的“世家大族”。中古: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综上所述,崔仲牟支系与博陵的关系应该是:崔仲牟西汉初年(前206)左右定居安平,籍贯应该是安平,称安平崔氏。汉延熹元年(公元158年)析中山郡置博陵郡。郡治安平城。这时这支崔氏以郡以籍贯开始称博陵崔氏。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这支崔氏成为煊赫的世家大族。博陵又为这一支崔氏的郡望。隋唐兴起的科举制度,农民起义、军阀割据给封建门阀制度致命的打击,五代以后,封建门阀制度彻底灭亡,崔氏的清河、博陵等世家大族也寿终正寝。
     我们看看夏炎、郑芳二位学者对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的消亡结论:
        1、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第359页。“经济依托无存,政治势力衰微,文化地位遭轻,家谱族谱散失的情况下,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伴随而来的是社会地位的逐渐消失。…..导致世家大族慢慢消失于历史舞台。
“不过,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并不是立即就消失了,五代时,清河崔氏小房崔协在后唐仍任宰相,所以说五代是世家大族的过渡期,至宋代,世家大族寿终正寝。”
          2、郑芳:《中古世家大族博陵崔氏研究》第41页。“随着科举制度的推行,世家大族的文化优势逐渐丧失,激烈的政治斗争也不断消弱士族的力量。唐末农民大起义进一步打击了士族,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从此一蹶不振,走到了尽头。”
      二人都把清河、博陵崔氏定位为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世家大族,唐末逐渐衰亡。清河、博陵郡望,作为崔氏的籍贯,南北朝时已经迁徙流散,成了名副其实的“名存实亡”。只是门阀政治需要,保留原郡望名称。到五代十国以后,彻底消亡了,崔氏家族中再也没有以清河、博陵为籍贯(郡望实质是祖籍)了。取而代之的是各支现居住的籍贯。
      因此从唐代开始,就又不少崔氏名人不在以郡望为籍贯。如:崔颢,汴州人;崔国辅,山阴人。五代以后,崔氏再也没有以博陵、清河我郡望或籍贯的了。
     我们真不知道“教授”鼓噪成立的所谓清河崔氏宗亲会、博陵崔氏宗亲会是什么?唐末,作为门阀政治标志、以婚姻关系为依托的士族不复存在。地理籍贯上,东汉以来就各处流散。特别是博陵郡,隋大业九年(613)就再也没有作为郡的名称出现,只存在四百多年,还换了多个互不相关的地方。郡已不存,望焉何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崔现民 + 10 优秀文章,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15 20: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15 22: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15 22: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真正研究崔氏历史文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54
  • 发表于 2015-10-15 2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16 11: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16 12: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会长辛苦、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7-27 14:42
  • 发表于 2015-10-16 12: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向您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18 18: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真正的博陵崔氏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19 22: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