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崔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6|回复: 2

[谈天说地] 崔杼的历史作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1:46
  • 发表于 2016-9-1 16: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杼的历史作用——兼谈文天祥的《正气歌》: w. K# ^7 n1 y3 N
                                                                   
    3 n8 g3 q$ z& a, O) M
            季子让国后,崔氏世为公卿。到了齐惠公、灵公、庄公、景公年间,崔氏又出了一个杰出人物——崔杼。这个崔杼为齐正卿,积极活跃在春秋列国政治舞台上,为崔氏做到了自让国以来 “出世始争荣”,使崔氏家族达到光辉的顶点。也是同一个崔杼又使崔氏在齐国彻底败亡,几乎灭绝。崔杼这个名字多见于先秦诸多典籍,成为研究崔氏历史文化不可逾越的人物。文天祥的《正气歌》其中有一句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更让一个在混乱时代国家中反对崔杼的无名的小史官,在一部伟大的著作中,名留青史。崔杼这个历史人物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从历史记载来分析分析吧。

    $ Y" |# l0 O/ B  g0 Z9 V* e8 \( ?3 G8 ` , `/ m& n6 S7 C/ O
    根据史书记载:崔杼又称崔武子。听其名便知他和吴国孙武子、鲁国季武子一样为军队统帅,能征善战的栋梁之臣。季子十三世孙。(此有争论,以后专文论述)据《左传.宣公十年》记载,早在此之前就得宠于齐惠公。鲁宣公十年也就是齐惠十年(公元前599年),崔杼便有纪录,此时距崔杼弒庄公有五十一个年头。那崔杼在非常年幼便受到齐惠公的宠爱,让齐的另两位大臣──高固,国佐对他心生畏惧,在惠公死后便把他驱逐出境。崔杼年纪轻轻便能受到重视,一定有他过人之处。在卫国流亡后,以致后来齐灵公又招他回去,并给他当大夫,庆克佐之,开始向外征讨。根据记载,崔杼曾代表齐国出使国外三次的外交,由此可见,崔杼受宠的情形已经浮现,可以代表国家去和他国谈条件,需要无比的勇气与口才才能胜任的。一国的成与败,外交在因素上有非常大的比例,尤其在列强林立的春秋战国时代,一个外交若是错误的决定,就可能使的国家灭亡,或者被并吞。, n" {2 ^4 y; ?* b& W2 o4 v& ?
    齐灵公八年(公元前574年)早已回国多时并已当上大夫,帅师攻卢。从此积极活跃于齐国政治舞台直至取得齐国高层领导权。崔杼杼一生掌管齐国朝政,多次帅师争战,对齐国的国家安全和稳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仅《左传》一书中就有七八次记载。
    : s# X# I% \8 k& {/ c& Z使崔杼权倾朝野、留名后世并且备受争议的还是崔杼对齐国国君的两次废立。我们只有从当时的社会制度、游戏规则来谈谈废立事件,从而搞清楚崔杼在齐国的历史作用。
    ( z7 T8 v: `+ X) k; N       崔杼自卫返齐之后,齐国宫廷内部发生一起严重事件。齐灵公废掉了太子光,改立公子子牙为太子。这种“废嫡立庶”的荒唐行为不仅违反了当时的社会游戏规则,并严重影响了齐国与邻居鲁国关系,还可能导致国家动乱。是一种后患无穷的举措。作为世为公卿崔杼站在国家的立场上,理所当然的反对。本来国君的位置是很多贵族的觊觎,何况废太子光的母亲是鲁国贵族颜氏的女儿。齐鲁两国历来不睦。更何况当初周天子分封列国时,封齐姜氏是来管理东方诸夷各国。又封自家兄弟鲁姬氏来监督齐国。崔杼时代是奴隶社会晚期,周朝天子和诸侯奴隶主的势力虽然已经衰败,但世道纷争,一群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野心家在利益一致时找个借口瓜分一家还会积极的。齐国一旦动乱,周围邻国、本国公卿贵族、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以及各种人物一定会趁火打劫,后果不堪设想。齐灵公二十八年。崔杼利用齐灵公病危,抓住时机,废去太子子牙,迎立故太子光为太子。这年五月齐灵公光死去,太子光立为国君,是为庄公。同时协助庄公杀掉其死敌子牙。崔杼又乘机杀掉当年排挤他的政敌高厚。使自己夺得政权的制高点。为齐国以后几十年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崔杼击败了政敌,稳做了齐国国相(正卿)。崔杼的这次废太子子牙立故太子光符合当时齐国人民心理,没有引起什么争议。引起争议的是下一场废立事件。2 Q; q4 _  N$ Q2 ^$ n; d7 z& D; C
           不料,齐庄公是个混人昏庸无道的家伙。任国君后无所事事,贪淫好色。竟打起崔杼的算盘来了。调戏崔杼续娶妻子东郭姜。崔杼极为愤慨。根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这年“夏五月,莒为且于之役故,莒子朝于齐。甲戌,飨诸北郭。崔子称疾,不视事。乙亥,公问崔子,遂従姜氏。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公拊楹而歌。侍人贾举止众従者,而入闭门。甲兴,公登台而请,弗许;请盟,弗许;请自刃于庙,勿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干掫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遂弑之。”这个家伙真是色胆包天,竟然乘大臣生病去其家调戏其妻。“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已经给这个昏君梯子下台,这个昏君竟然还抱着柱子唱歌。“侍人贾举止众従者,而入闭门。”要知道这时中国还是奴隶社会,这些“侍人”及“従者”当然是奴隶。中国奴隶社会没有向古罗马斯巴达克斯那样杰出人物,鲜有起义。但不等于他们不憎恨奴隶主。何况这个“侍人贾举”受庄公鞭打早已对他恨透了,看来这个庄公是活腻了。因被怒而杀之。于是崔杼立庄公异母弟姜柞臼为君,即齐景公。此时的崔杼是更是权倾朝野,成了齐国的实际统治者。- Q7 k2 H* T; a) L: s0 E; B. H
    0 E. z5 @' v6 A+ @2 O! ]
           可惜好景不长,刚刚过了两年,崔杼自家却出了问题。崔杼前妻所生二子崔成、崔强为一方,后妻东郭姜及所生之子崔明等为一方发生了内讧,被早已觊觎崔杼大权的庆封得到所乘之机,导致了崔家的灭门之灾。《左传》留下了生动的描写:《左传春秋.襄公二十七年》写道:“齐崔杼生成及强而寡。娶东郭姜,生明。东郭姜以孤入,曰棠无咎,与东郭偃相崔氏。崔成有病,而废之,而立明。成请老于崔,崔子许之。偃与无咎弗予,曰:“崔,宗邑也,必在宗主。”成与强怒,将杀之。告庆封曰:“夫子之身亦子所知也,唯无咎与偃是従,父兄莫得进矣。大恐害夫子,敢以告。”庆封曰:“子姑退,吾图之。”告卢蒲弊。卢蒲弊曰:“彼,君之仇也。天或者将弃彼矣。彼实家乱,子何病焉!崔之薄,庆之厚也。”他日又告。庆封曰:“苟利夫子,必去之!难,吾助女。" p: O/ m' t- S" u
    “九月庚辰,崔成、崔强杀东郭偃、棠无咎于崔氏之朝。崔子怒而出,其众皆逃,求人使驾,不得。使圉人驾,寺人御而出。且曰:“崔氏有福,止余犹可。”遂见庆封。庆封曰:“崔、庆一也。是何敢然?请为子讨之。”使卢蒲弊帅甲以攻崔氏。崔氏堞其宫而守之,弗克。使国人助之,遂灭崔氏,杀成与强,而尽俘其家。其妻缢。弊复命于崔子,且御而归之。至,则无归矣,乃缢。崔明夜辟诸大墓。辛巳,崔明来奔,庆封当国。”今天我们通过《天文万年历》可以推算出这事发生在二千五百五十三年前,也就是鲁襄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546年。惨剧确切时间,崔家被害时间“庚辰”也就是这年农历九月初五日,这是崔家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崔明逃鲁时间“辛巳”也就是是农历九月初六日。从此崔氏离开了齐国,在鲁国这块土地繁衍生息。以后逐步迁居西秦(今陕西)。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崔氏家族在山东彻底消失。, E+ b; g2 j. ?4 B  d3 u/ a+ p
           崔氏在齐国消失,崔杼并未随着他的死去而盖棺定论。早在齐庄公被弑时,齐国的太史乃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当时崔杼为躲避庄公,与其夫人从“自侧户出”。这个淫棍自己找死,被崔杼家中奴隶杀死了。而太史不分青红皂白的归罪崔杼,崔杼当然不高兴,就杀了齐太史。“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也只好作罢。这下子就给自己留下了“弑君乱政”的罪名,使一个无名的史官在青史上留下美名。以致于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赞扬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他讴歌的所谓“正义”的是齐太史,这样崔杼就是不正义的一方了。客观上起到了抹杀了崔杼一生忠心耿耿辅佐齐王的历史,硬把他归入“乱臣”之列。也给封建时代崔氏留下沉重的历史包袱。其实齐王被弑时就有不同的看法。齐国国相、著名的忠臣晏婴的一段话值得思考。《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这段翻译现代语是:晏子站在崔家的门外。左右的人说:“死吗?”晏子说:“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为什么去死?”左右的人说:“出走吗?”晏子说;“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逃走?”左右的人说:“回去吗?”晏子说:“国君死了,回哪儿去?作百姓君主的人,岂可凌驾于百姓之上?而是要管理国家。作国君臣子的人,岂是为了自己的俸禄?而是要保养国家。所以国君为国家而死,就跟着他去死;为国家而逃亡,就跟着他逃亡。如果为自己而死,或为自己而逃亡,不是国君私人所宠爱的人,谁敢承担这件事?况且人家拥立了国君又杀掉他,我怎能为他而死?怎能为他而逃亡?又回到哪里去呢?”更有数据载(笔者暂时没有查出出处)晏婴告诉崔杼:“宣公好淫而死,是为不仁,国不富强,是为不智,盗人妻子,是为不义,查而不动,是为不勇,次不仁不智不义不勇之人,吾不与其同死!君主是小,国家事大!吾已尽礼已……”可见晏婴还有较公正的评价。其实崔杼和赵遁一样,是被历史曲解的大忠臣。“董狐笔”的故事是说,晋灵公是个昏君,而晋国正卿(宰相)赵盾是个正直的大臣,经常谏劝晋灵公。晋灵公嫌赵盾碍手碍脚,派刺客去暗杀赵盾。赵盾只得出走,不过在尚未逃出境外时,赵盾的族人赵穿便起兵杀了晋灵公。晋太史董狐便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并且“示之于朝”。赵盾对董狐说:“我并未弑君。”董狐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出境,国君被杀了,你回来后又并未法办弑君的人,当然就等于是你弑君了。”赵盾毫无办法,只好叹口气,听任董狐写自己弑君了。后来孔子称董狐为“良史”。. c% x6 I! p! G; z2 x
           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丙辰科状元,他写《正气歌》时,儒教文明的中原帝国日趋衰败,南宋皇朝已经灭亡。北方元人蒙古游牧民族的铁蹄践踏中原大地。不光在历史上是野蛮取代文明的倒退,更使中华民族有种族灭绝的危险。作为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百折不挠、竭尽全力组织抗元。不幸被俘,宁死不屈。在狱中留下千古不朽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正气歌》。讴歌了古来今往的民族精英,特别是“张良椎,”“苏武节;”“严将军头,”“嵇侍中血,”“张睢阳齿,”“颜常山舌;”“ 出师表,”“渡江楫,”“击贼笏”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事迹。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民族气节决定“忠君”是他思想基础。
    ) T) m% I1 R: X) u) u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是歌颂太史、董狐按章办事、秉公执法的忠君精神。并非是计较崔杼和齐庄公、赵遁和晋灵公的是非曲直。同样《正气歌》中的“严将军头”严颜也没有掉头,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做张飞的向导,帮刘备统一西蜀去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正气歌》看作歌颂史官而非责难崔杼来看。崔杼不是象后来的“田氏篡齐”和“三家分晋”。而是杀昏君立新君。因此我们不必背上这个历史包袱。崔杼对齐国的贡献,对我族的发展,可以说是我族历史上第一个“出世始争荣”英雄豪杰人物。和季子一样值得歌颂和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2-16 11:08
  • 发表于 2017-3-12 17: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7-3-12 19: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