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崔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7|回复: 1

崔家大院----沉落在老街的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8:45
  • 发表于 2017-9-26 11: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家大院:沉落在老街的梦(4260字)
    冉令香

    5 k. H. Z# u; E4 y     歪斜的胡同在脚下蹒跚而过,一条狭窄的土路仓促跃入眼帘,竟让我疑窦顿生。路边,苍老的平顶石屋沉睡在红砖墙黑瓦房之间,偶有风雨剥蚀的黄泥墙和灰水泥墙混杂其中。陈旧衰败、斑驳脱落,这些岁月裹旧的灰布衫,不经意间洒了满墙。而眼前高竖的“鱼中诊所”的牌子,佐证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我恰好站在鱼池老街中段。我只需沿街西去,就能找到念念不忘的母校。6 h5 v% w6 a2 o8 k# G% Q
         一座双层拱山形屋顶,远远地突出沿街的房屋。古朴的苍灰色在淡紫色的梧桐花映衬下,更显得苍凉幽静。这明显迥异于现代建筑风格的老房子,牵引了深埋于心底的那根弦,簌簌颤动,一股热流悄悄涌上心头,双眼竟瞬间模糊。匆忙走近,见屋头上层筒瓦覆顶,两端延伸至下层中部外翘而收,下有云纹雕刻的灰砖装饰;下层自然斜垂,探出墙体,末端如灵兽端坐。这正是我接受启蒙教育的小学堂——崔家大院的倒座房!
    " G3 a; U/ m1 ?# `0 V1 `% u    心,陡然下坠,莫名的疼隐隐袭来。眼前这低矮、破败的门楼,哪有我童年时仰视膜拜的威严高大?那精雕细刻的砖瓦在屋脊盘叠造型,尽显当年之端庄华贵,却掩不住砖瓦缝隙间积淀的厚土尘埃。那门楼顶部的鱼鳞灰瓦,尽职尽责地遮挡着四季的风霜雨雪,却挡不住荒芜和杂草年年袭满额头。
    : p5 [4 A9 e) }( @2 u    高门楼、高台阶、狮子守大门,那是童年记忆中小学堂最明显的特征。初入学时,个子矮小的我,每天上学都要爬上台阶,扶着门框才能勉强跨过那过膝高的门槛。放学了,一个个孩子坐在台阶旁的迎门石顶端,“哧溜溜”滑下,即便磨烂了补丁摞补丁的衣裤,受母亲责骂也不愿放弃那飞驰而下的快感。抓石子,弹杏核,欻羊骨,弹玻璃球,几个孩子围坐在最高的台阶上,头顶头,肩靠肩,一玩就是一下午。那些天真烂漫的童趣,早已随光阴流逝,存留至今的唯有怅惘和叹息。1 U: }' s0 N/ n' Z
           大门口这对石狮,是孩子们“快马扬鞭”的坐骑,它后背上顺滑的纹理曾收藏过多少孩子的欢声笑语。家里没有钟表的岁月,石狮曾是孩子们贴心的守护神。无数个黎明,赶早来上学的孩子静悄悄地偎依在石狮旁,等候大门开启,迎接晨起的第一缕曙光。如今,这对石狮饱经沧桑,右边的伤痕累累,左边的身首异处只剩了底座,它们何时触动了那些狂热和肆虐竟惨遭屠戮?那深陷在木门板的铁钉、锈迹斑斑的门环,都沉睡在寂寥的梦中,无人问津。几根旧电线横拉斜拽,扯过大门而去,这封闭的木门板早就失去了开合的自由。我再也不能走进大门,看一眼这座苍老的学堂了。: C1 y2 l; {+ w+ t
         暮春,干燥的风“刷刷”掠过,卷起土路上的沙尘,转眼又消失得了无踪影。仅凭这久经剥蚀的大门,即可想象院内的衰败和寥落了,有必要进门细看吗?封存于记忆深处的母校容颜,哪里经得起再次被失落击穿?
    / t/ {. E7 M+ ^. y) o/ k2 ~     无需进入,她一直驻留在心底。这学堂是三进的大四合院。走进大门,迎面所见应是刻有十二生肖的迎门墙。穿过垂花木门的第一进院落,中间高台植有一棵百年古松,老干虬枝,郁郁苍苍,覆满整个院落。东屋就是我三年级读书的教室。北边四梁十六柱的厅堂是老师们的办公室,每到课间操总有“吱吱呀呀”的二胡或脚踏风琴在里面响起。年轻的老师们兴之所至要高歌一曲时下流行的电影插曲,渐近高音部分,老松树下的钟声悠然响起,扒着窗子听歌的孩子们一哄而散,喉咙里却声嘶力竭地挤出几嗓子,一头扎进乱哄哄的教室。大厅对面精巧雅致的南厅是校长室,虽是三开间,在那老松的浓荫里,总给我某种神秘和威严感。偶听一声朗笑,精干瘦削的齐泰春校长闪身出来,迎风甩一下自来卷的大背头,那高耸的颧骨上眯笑的眼睛满是和蔼。如今,他应值耄耋之年。岁月如水,匆匆流泻。那清澈的书声、青春的歌声和爽朗的笑声依旧在遥远的时空里缥缈,在记忆深处萦绕。而今,面目全非的是被时光折旧的人。
    : g( f7 U7 G$ b; \/ X* S     富贵气派的崔家大院缘何成为村小学?其神秘的隐情一直盘绕在心底。而握有“百宝箱”钥匙的人正是崔家第十三代传人——我读初三时的物理老师,原泰安市岱岳区教育局副局长崔振。崔老师今年逾七旬,仍身板挺拔,步履生风。这位在物理课堂试验目标教学法,继而在全区积极倡导,大刀阔斧推行教改,耕耘教坛三十余年的老人,谈起崔家大院的历史,竟有些许惆怅……救助举子被报恩发家——兴办新学——崔氏子弟弃笔从戎阻击日寇——因历史原因兄弟分处海峡两岸,看他小心翼翼地撩开那层沉睡的历史面纱,我才发现这座大院不但铭记着崔氏家族的兴衰际遇,而且几乎映射了中国清末以后百余年的荣辱沧桑。
    + l/ P$ C( k! `( V# B. `: L4 A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光隧道,沐浴着暮春暖阳,我的思绪随着怀旧的阐述,竟然扯到了一朵清道光年间的浮云追踪而去。俯视山野间的一点,竟是泰山西麓丘陵地带的鱼池村。那天,崔家祖公崔大勋外出,行至崔家陵地时,突然发现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正拿着绳子上吊。他心里一惊,急忙上前解救,一番耐心劝慰,才明白了个中原委。这位崇姓举人因遭劫持,进退无门,无力进京赶考,徒生轻生念头。在崇举人叫天不应,呼地不灵的穷途末路,善良的崔大勋把他领到家中小住了一段时间,最后凑资助考。之后,崇举人殿试中进士,才有了后来被任命济南巡抚时的寻找恩人报恩,有了结为异性兄弟的故事情节。
      U* z$ y# N/ Z- o1 P) A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在三里半的鱼池街古街掀起轩然大波。作为庄户人,崔大勋的最大愿望不过是盖几间房,置几亩地。崇巡抚的大手笔完全超出了一般庄户人的设想。气宇轩昂的崔家大院经过多年的建造,终于在鱼池街官道南北两侧霍然崛起。仅南院就建了180间房子,且完全按照济南巡抚衙门的格局而建:门口有八字墙,两边一对石狮子、高门阶、钢叉门楼。大院四角还建了许多角楼,为防匪患,角楼上建有防护枪孔。后来,为避嫌,东南角的角楼没有建,否则就是济南府的翻版了。此外,崇巡抚又购置了鱼西村附近以及下洼、高庄以北的一百多公顷良田回报崔家。, D- A" [+ v7 H5 k0 Q  u
         而今,我把这个报恩的故事掰开,揉碎,透过字里行间的余味来猜测那位巡抚大人的内心世界,是否有这种思想蕴含其中?其一,善有善报,既然是扬善,就应该扬得让某些人眼红。其二,既然是结拜兄弟,“苟富贵,勿相忘”也!3 D9 p3 C6 \# }) T' |
        当年,崔大勋绝没想到,崇巡抚会有如此庞大的建设计划,遂与家人协商欲把街北的宅邸当成私塾,兴办学堂。眼见街北的宅邸建完,太平天国运动的隆隆炮声,仓促间击碎了在新宅邸开办学堂的设想。大将林凤翔、李开芳带兵北伐路经鱼池,百姓们闻讯而逃,躲避战争,鱼池村街空巷净。北院被废弃了,成了荒草肆意掠夺的战场。太平天国运动的硝烟弥散后,百姓纷纷返乡,崔家后人遵照老祖公的吩咐,拿出北院的四五十间房子办了私塾。这家私塾从招收崔家的子弟,扩展到邻居子弟,最终成为周围十几个村的村民孩子就读的地方。, \/ }4 }& J6 Q. t
         光绪末年,戊戌变法的浪潮席卷全国。迎着改革教育,大力倡导新式学堂的呼声,崔家闻风而动,接受新风,改革教育方式,崔家学堂成为泰西第一所西式小学。清末民国初期,学校进一步成立校董会,特聘老京师大学毕业的学者宋庆久先生,来主持学校的全面工作,学校逐渐发展成为泰西一等学堂。
    ( n8 m0 T( X  |    当崔家学堂追随历史进程积极变革时,卢沟桥畔的枪声引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上世纪三十年代,崔家学堂又成为泰西革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夏天仁、王静夫、陈涛等以学校教师身份为掩护,与当时的“山东人民抗日自卫团”副主席崔子明联系,酝酿泰西抗日起义,学堂一度成为革命工作者的驻扎地。为了保卫家园,鱼池村成立了“红枪会”。崔振的祖父崔应纬召集南山北峪千余名“红枪会”会员,在崔家大院前的场院集合,阻击自肥城向泰安进发的日寇,打响了泰西抗日史上的第一场泰西之战。由于敌众我寡,火力悬殊,鱼池人的鲜血染透这片黄土地,但日寇的第一次东进被阻隔。后来,随着战局演变,日寇第二次东进,迫击炮的轰炸,又把崔家大院变成硝烟炮火下的瓦砾场,许多房屋被毁。古老的院墙弹痕累累,成为民族战争史上的又一块纪念碑。
    3 ]7 P( z3 v% `/ q7 s( j5 c. r" y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崔振的父辈纷纷走向抗日战场:北大毕业的伯父崔实奔赴延安,军政大学毕业后战斗在抗日前线;叔父崔润琦参加了国民党的青年军,随屡战屡退的国军辗转在西南抗战。解放战争末年,崔振之父与祖父去了台湾,大伯去了北京工作,二伯去了甘肃教书。最后,崔家大院只留下奶奶、母亲、崔振姊妹三人,经历着共和国几十年的风雨洗礼。! @# ~" k; d1 M5 e" H' E
        鱼池崔氏自山西汾河襄陵迁入,至今已历五百余年,而清末以来百余年的沧桑变迁竟在这大院的兴衰历史中留下清晰的印记……
    $ h6 ^! F% L4 ]( E7 n; p7 t    几经烽火洗礼,这座学堂解放后成了鱼池村办小学。之后,“文革”的风浪突起,轮番上演的罢课、游行、批斗会的闹剧,把这座古老的大院再次置于政治风潮的风口浪尖。大院的门楼、钢叉等全部建筑装饰物被撬砸一空,大门口那对雕刻精美的石狮子也缺腿少耳。喧嚣和噪杂的声浪盖过了校园的读书声,贴满标语的墙壁警示人们头脑中那根敏感的神经。十年动乱后,当我背着书包走进校园时,这所年逾百岁的学堂舔舐着遍体鳞伤,激动地拥抱着走进教室的孩子。0 m/ N( x7 A3 I8 j* M
         踩着岁月的韵脚且行且望,恍然回首,又是十年水时光。经济改革的巨浪激化了村人的追求变化,也决定了老校最后的命运归属。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稀稀拉拉聚到村南新街的新校读书了,孤独的老学堂彻底沉睡在了寂寞的老街。它把那些陈年疤痕深深地窝在心口,不想让人看也不想让人指指点点。
    & d, ~" a8 d; p     窥探历史天空的那朵浮云飘走了,漫步于鱼池古街,我越发感慨连连。据村内的玄姓族谱记载,鱼池村自唐代始有记载,已有千余年历史。古街西头北侧,仅存的半块“创制道路”碑刻:“泰安神州正西大路60里名曰鱼池”,“壹亩受价银四钱五分”,“立碣,此照万年不朽”,“大明万历十五年岁次丁未四月初六日立”等碑文,将老街的年龄明确在五百余岁。鱼池村因地处泰安的西大门,古代是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香客登泰山的必由之地,被称为“小泰安”。外地客人在村东头修建“望岱阁”,以登阁东眺泰山,瞻望岱岳。行人熙熙,香客攘攘,鱼池古街商贸兴旺,沿街庙宇、学堂、店铺、牌坊、宅第,鳞次栉比。这条长约1.5公里,宽约5.5米的青石街竟有百十家旅店,而形如“非”字的古街南侧有3个戏楼,北侧有3座古庙,如此建筑规模全省罕见。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端坐于古街西部约三分之一处的崔家大院。
    " L/ [5 R9 |$ |+ b4 Y! B$ u     如今,繁盛不再,老街只有岁月的沧桑和几百余年积淀的厚土尘埃。也许,扒开街面六七十公分厚的泥土,抚摸着老石板路上那深深的辙痕,你才能明白老街饱经忧患的内心。- D: t5 I! k# E! x5 o
         时近中午,暮春的暖阳温吞吞地俯视着寂寞的老街,注视着转身慢慢东来的我。至老街东口,高大的毛主席像依然屹立在街头,这就是鱼池街东头的起点了。% I4 A  [% o1 ]  Q4 S: L
         出村,再次回望老街,那一街的寂静和沉落都交于那满村怒放的桐花了。桐花满树又一春,不知何时我再来品味这浅浅的乡愁?老街越来越像沉入泥土的一根鱼骨了。衰败的崔家大院经历了百余年的荣辱沧桑,最终成了沉落在老街怀里的梦。
    ( W, B$ v2 f; _                                        2015-8-25 ' D2 I; U1 \7 F% @3 G
    # |( F% b  r' g* y* p; E% D" k
    3 N6 [( n$ X/ j& }* }
    几经折转,转出狭窄的胡同,老街就在脚下了。
    # ?0 w5 S' C" t$ e6 }"鱼池街三里长
      H/ i; w/ _/ l两边是山中间是粮
    , u0 j% n0 f+ ~( W4 s  y, ^" w2 m南来北往是过客
    5 j% C0 F/ o$ I* q  d进山烧香好经商
    0 `% \2 @% B* v5 w自从隋唐建了镇3 u) p& D& N3 m3 |
    文化传承万年长"——儿歌遥遥传来' k, \9 K! r; M  F( `/ H( O

    + Q  ]& E- v6 X* ?* ~  k9 h$ ]

    " F8 }8 j$ y7 x& m8 z- ~
      `3 F$ {/ O+ O: P+ B5 Z0 |/ z

    3 l( i; T6 k# }% _: S3 p) ^- y/ k3 q; E+ Y/ ^* V; Y' W& s  Z

    ( v$ T! P/ `% F; x3 t" A4 x% O4 [) z+ e" z

    - D2 T5 S$ g/ ]% P5 n2 J5 V- }

    ' R7 [( r5 G/ ?! H& Y+ o
    4 X% U( W# Q' A. W% d/ |, E# z7 a) l" q* O3 A9 t- D* T: \

    * ~3 q" ?+ P9 A8 d# m- z' t" t( f1 E5 U* Y
    - l/ x& K1 n4 `; q

    3 \/ \5 G8 F" @3 w6 G
    ) {/ ^+ N' |9 o( G% n/ u9 o  b, s% L' e( f1 G$ @# |  D
    0 g- z$ V- L3 T7 m% R  Z% M

    3 @( C8 y" \/ j- Q6 H
    0 |# @9 w) v8 L9 |, Z

    5 d+ [( Y8 g# Q1 X1 X5 k5 X
    4 J/ Z$ K. W/ d5 S0 j( G' j' n- x: R0 B
    & r( }0 L( T0 W% s! w# t
    & |% N, T# U# }. I2 y) s

    2 i' q( K" E8 ^7 ?
    3 e! @$ N; B8 I2 [5 I
    - {% B: A! N) C$ V, d8 ~( i
    9 E' m8 M  V: I; g& L4 X
    + p) D8 E" f* c9 q% p+ [
    + _2 j) X  J; _" U5 f3 Y

    9 }* `. D2 s; B! S. [

    . y3 V" \- }$ s% I1 |
    # H. }' R/ x6 A. B4 N: O( h1 b+ B0 r! Z! K
    - b: [- _6 t0 N9 F" @; F

    , K, e0 J& J2 m% D# n8 Z6 r+ R5 Z& c5 a! o  s
    + T9 ]3 Z, z( L

      J  h$ r3 c1 K+ ?9 i0 a( g0 t  P. k: c* `7 d
    7 Q4 f( a* v; D) o5 U& m* l8 ]

    - N5 t( D& z! L) E
    / F3 r* |8 Y" Q8 O9 j. O* d7 R% M4 a

    8 f/ p: D: ]! C7 E4 H+ y' {6 f) k
    ) _% i  B' ~8 l" D6 \. z7 ?. v7 m6 S4 M8 Q& K

    6 W$ B5 x! `3 O0 A$ s! C% H% @' @. D- p; J
    村委旁的水池竟然是原来的池子坑。想那一圈柱灯,在寂静的村夜该是如何灿烂。$ M6 R$ l. _- Q7 G; P
    (图片来自村支书的存档,那是池子坑刚修好时的留影。)
    ; K, }4 s. E* W5 {+ O( ?2 A$ D" z  g
    ' e  w8 h: F7 W5 V' U( v* E9 X8 e1 }. ]8 I

    8 Q: \( F' I; S; |* x  Z5 G+ ?4 M% {6 m1 S2 U* d5 H: r
    / t# _1 M  h- b$ F# X
    3 L0 }0 h* ]' M2 |0 @7 b) l$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7-27 14:42
  • 发表于 2017-9-26 17: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