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崔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1|回复: 0

责任驱赶着奔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 小时前
  • 发表于 2018-7-2 16: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责任驱赶着奔跑 —记二舅崔金甫
    ) m2 m& z; y! o/ R3 l  V+ v+ m2 j" ^
    0 f$ [, a2 w/ n: F) L0 j: m

    ( Q5 }; J& i: o9 A5 s0 M/ }! h9 V                                                   文/曹吉奎
    # b2 R/ {' h5 v5 W' ]        1946年8月初一(农历,下同)出生的巧家县药山镇光头坡村二组村民崔金甫和1948年4月初八出生的居住同组的村民蒋有芝,后来便是我的二舅二舅母。$ @7 V, v9 m( s9 i6 y. W3 u
            光头坡,名与实符。这是一个高寒山区,物产贫乏,洋芋、荞麦是主要农作物,由于人类的过度摄取,致使四周的山岭变成光头一般。1964年腊月的一天,在北风的呼啸声中,隐约传来阵阵唢呐乐曲,未满19周岁的二舅和未满17周岁的二舅母,在亲人和乡亲们的祝福声中完成了大婚。一对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顽强抗争由此迈开了脚步。
    + L, G$ k+ z1 g4 \2 J7 e5 W6 V, h& ^" Z. c0 M5 |4 b: p
            组建家庭之初,贫困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未过门的二舅母亲眼所见已是大小伙子的二舅,因裤子太过破旧,常穿一件毡褂略作遮挡;失散多年的两个女儿寻亲上门,外婆好不容易借得半升荞面做饭招待。尽管如此,二舅母还是应媒妁之言如期相嫁。可婚后的二舅却坐不住了,若不找一个好的居家之地,怎么对得起自己的妻子和家人!不曾想,此时萌生的这个愿景,驱使着二舅辗转奔波了大半辈子。
    : v) t) l+ l9 W! R        婚后第三年,他们一家搬迁到了四川省普格县一个叫热水塘李家院子的地方。1967年2月22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小桂兰在这里诞生了,可惜这个有着兰花般馨香的女孩只活了13天便夭折了,这对于初为人父人母的二舅二舅母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生活还得继续,抹去眼泪,又忙着操持新家。斗转星移,1969年3月22日,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小桐林来到了人世,为这个异乡新家带来了不少欢欣与乐趣。' P5 N& j9 S9 v+ n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看着外乡来客不断开荒整地种植庄稼,本地人不乐意了,面对排斥排挤,孤军无援、势单力薄的二舅二舅母一家苦苦支撑近四年,于1969年夏天重新回到了光头坡。$ l$ G% W; T8 h$ G* T: [
    0 Z! ]9 x( W5 _/ M6 x0 K# O6 w
            在重回光头坡之前,他们曾尝试过投靠已在四川省宁南县金江公社(现白鹤滩镇)安家的姐妹,怎奈土地难、入社难等问题而放弃。
    7 Q3 J( C6 z. `0 y, Y. @6 Y. p        这次重回光头坡,一住就是九年。
    * c+ L0 S: e- O/ |3 q5 x        1972年3月,大地已是春满花开,可对于二舅二舅母来说却是昏暗无光的日子——他们刚满三岁的女儿桐林病逝了。这个生于四川殁于云南的小女孩,在短暂的生命里,记忆中恐怕只有奔波和磨难、汗水和泪水。
    7 c3 {4 U, w* t2 l( [        这年的腊月初三,他们的大儿子崔福高诞生了。这个孩子总算“站稳了”(这以后的孩子能够长大成人之意),一家人沉浸在添丁加口的喜悦中,虽然日子仍然艰辛,但对生活多了许多希冀。不料,这个儿子带给父母和家庭的伤痛却是巨大而深重的。
    : b) Z+ C" E" z# y        1974年正月29日,女儿崔福芹诞生了,这个身材娇小、泼辣果敢的女儿以及后来的女婿,成为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按照乡亲们的说法,二舅二舅母生得这个女儿,得到的是两个儿子。8 `1 g$ o% f( W' O: P9 [2 |, j
            1977年2月22日,二儿子崔福平诞生了,在全家人的鼎力支持下,这个儿子通过读书考学,在省城昆明就职,为这门崔氏争得了荣光。
    ! T% ]/ g1 `) U" {        1979年8月10日,女儿崔福换诞生了,这个天生丽质、性情急躁的女儿,一直让二老操不完心,时常牵挂。
    / A1 W3 O, g" h1 {        1982年 3 月 24 日,小儿子崔福帮诞生了,这是迁徙异地生育的该子,长大后高大帅气、勤快机敏,可惜未能让父母享受其福。) R7 H. V5 k" ?1 l8 x; E* X, V
    ! s3 Z& f3 g1 u, b+ Z
            其实,在重回光头坡的九年时间里,二舅一直都在为寻找理想居家之地而奔忙,二舅母也一直倾力支持。1978年 3月,他们卖了一头猪,得36元,除留3元家用外,二舅怀揣余额33元又踏上了找寻之路。他风雨兼程,翻山越岭,加上过去断断续续的外出找寻,足迹已遍布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四省二十八县。饥饿、劳累、历险,是旅途中常有之事。有一次,二舅于途中饥饿难耐,忽见一种树干笔直、长着长长树叶的树冠下方挂满了累累青果(二舅后来知道那是木瓜),便用木棍掏了几颗,拿起就啃食,虽然苦涩难咽,但还是吃了一些,不久便感到嘴唇热辣刺痛,很快就肿得比鼻子还高,直到几天后才慢慢消下去。在经历此行大半年的寻觅后,终于在云南省景洪市普文镇找到了二舅认为比较理想之地。& o( j" J( f- t) T0 P  @
            1979年腊月,二舅二舅母举家搬迁到了普文镇的一个林区。这里属热带雨林气候,湿润多雨,毁林开荒种植旱稻,可以轻松确保一家老小不饿肚子,这对于长期用洋芋、荞麦充饥,且有上顿无下顿的人来说,还有哪里比这更好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饥饿,没有寒冷,生活倒也惬意。在这种平和、随意的日子里,包括二舅家与鲁家在内一共盟订了八对娃娃亲(后来成功的只有二舅家与鲁家的这门亲事),人们憧憬着这样的生活能够地久天长,但往往事与愿违,由于严重毁林开荒,当地政府采取措施让搬迁户迁回原地,二舅二舅母一家在此生活九年后再次回到了光头坡。
    0 C) I* Z' E9 Z( S; t; v/ ?  M5 w
    7 P! ^2 z" D9 `        农民是最现实的,哪里好哪里孬,他们心中最是透亮。被迫回到光头坡,二舅二舅母压根儿就没有安心长住,修建房屋连基础也不做,拿起墙板直接在平地上建起了干打垒简易住房,三个月后,二舅又回到了普文镇的另一个林区,七个月后,二舅母带着老人孩子来到了二舅身边。1988年 7月,因前述原因,当地政府又动员搬迁户迁回原地。这次,他们没那么听话了,拉扯着一家老小躲到了普文镇以南的大渡岗乡关坪村十五队茶园,意欲入社,却因交不起承包经营的押金而踌躇不前。担惊受怕、躲躲藏藏四个月后,在先期到达并扎稳脚根的未婚女婿一家的帮助下安置到了现今居住的关坪村六队。" F4 a4 i/ h+ ^( P+ R7 `
            至此,二舅二舅母这对向往美好、追赶阳光的朴实农民,在奔波近三十年后终于有了可以光明正大放心居住之地,不用再担心被迫搬迁,也不用再担心重回光头坡了。! Y! _4 M: e" ]$ T
    , j) B6 W4 B4 j! C) N8 ^0 ~4 c
            关坪村六队位于昆磨高速野象谷出口不到一公里的山坳里,国道312线从村子中穿过,交通极其方便,这里亦属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茂密,物产丰富,依托茶叶、橡胶种植和野象谷景区旅游,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一些移民二代三代已成为经商的能人。崔福芹夫妇便是移民二代的代表性人物,颇具规模的“大象谷农庄”是他们的产业之一。二舅二舅母一家也和村子里的人们一样,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 E) N. q: a, d        二舅二舅母时常感叹:他们深知“搬家三年穷”的古训,可是,走不出光头坡,注定永世受穷,外迁或许还能改变命运,那么,当世受穷后人受福也是值得的。应该说劳碌大半生迁居野象谷,是他们为子孙后代谋得的最大福祉,也必将为子孙后代感恩铭刻。1 W% z7 H3 P% B( O3 K- L( ~/ g
    0 d+ H9 E7 Q( [$ z! I4 J/ L( [3 w' \
            看着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祥和的生活,87岁的外婆心满意足,常常满脸堆笑说,只要她的胖孙子(指崔福平)考取了学校,她就可以安心地走了。1997年7月,在她的胖孙子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四天,一生奔波的老人果然安详的走了。在外婆辞世的第21天,二舅骑自行车不慎跌倒河沟边,前额巴掌大的头皮破裂翻披,鲜血染红了河水,幸好被人及时发现,救治伤愈后并无大碍,若不经意还不知道他曾受过伤。以后的一段日子,倒也平安平静。
    * T7 t9 f# m# `1 U: @6 G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1年腊月26日夜晚,二舅二舅母的小儿子崔福帮酒后驾驶摩托车撞上行道树当场死亡,这个很快就要结婚的19岁青年,生命就此画上休止符。时隔20天,因两口子吵架,大儿媳妇刘永平喝农药撇下幼小的儿女赴向黄泉,大儿子崔福高从此意志消沉,性情大变。2005年春,崔福高的小儿子遭遇车祸,高位截肢,注定了以后的轮椅生涯,崔福高更是整日借酒浇愁,喜怒无常。2006年春,因自虐性的生活方式,崔福高胃出血死亡,结束了34岁的年轻生命,两个幼小的儿女成为孤儿,由二舅二舅母抚养,既行祖父母职,也行父母职。短时间内,灾难接连降临,面对两个儿子一个儿媳的相继离世和孙子的残废,二老心如刀绞,痛不欲生,可看看这个家,处处都需要他们履行应有的、附加的责任,唯有选择坚强,选择担当,负重前行。可以说,二舅二舅母一直都在被责任驱赶着奔跑,根本就来不及好好歇一歇。
    % c2 @/ ~( w8 C1 l* e4 F- ], p9 f* ~& ^3 h/ T( M' C( D8 q3 t
            家中发生巨大变故后,二舅二舅母更加克勤克俭,起早摸黑,以超出常人数倍的辛劳与努力,让儿女相继成家立业,抚育两个遗孤孙子健康成长。经过数年的打拼,重拾了富足安康的家庭氛围,二舅打理农活时也常常哼着小调,二舅母则有了闲暇做起女工,常将十字绣、布鞋等作品送与乡邻分享,喜悦重回心间,微笑又上脸庞,这对相濡以沫的老人终于可以慢下脚步享受晚年生活。0 m8 D! f8 u9 ^( ]: U  w* N

    . K4 Q) x6 _/ `8 N        忆记历历往事,但念人事桑田。二舅二舅母历经生活的酸苦而不屈,只因年轻时的那个愿景,穷其一生为之努力,用双肩挑起责任,用脚步丈量幸福。“生活不只是当下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必将获得生活的丰厚回报。9 |' H& P8 z2 L: k8 x; ~
            夕阳晚霞,图景唯美,只可叹,风疾云飞,变幻一瞬息。2016年3月初一,生性开朗豁达、诙谐幽默的二舅因脑梗塞离开了人世。这个“不打人、不骂人、不做主,能挣钱,不乱花钱”(二舅母语)的老好人,这次却是那样突然、那样毅然地说走就走了。天堂再无烦恼,天堂再无痛苦,二舅安息吧!送走了二舅,一向举重若轻,拿得起放得下,沉着冷静,坚韧顽强,善谋善断的二舅母,将继续护佑着这个家庭迈向未来,迈向美好。祝愿二舅母幸福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