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崔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回复: 1

崔戎为什么被老百姓“脱靴断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37
  • 发表于 2024-2-17 22: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戎为什么被老百姓“脱靴断镫”

      崔戎,字可大,唐朝博陵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历任殿中侍御史、谏议大夫、剑南宣抚使、华州刺史、兖海沂密观察使等职。

      博陵崔氏是唐代的名门望族。崔戎由科举入仕,考中明经科后补任太子校书郎。之后通过官员选拔,调任蓝田主簿。河东节度使裴度请他做参谋。当时王承宗叛乱,裴度派崔戎前往规劝。崔戎单车前往,在他的悉心劝说下,王承宗回心转意。崔戎因此被召入朝中,任殿中侍御史,逐步擢升为谏议大夫。

      崔戎以为百姓谋幸福为己任,一心为百姓办好事。

      公元829年,南诏攻打成都,崔戎奉命前往剑南地区任宣抚使。上任后,崔戎先视察了解民情。他上疏朝廷,请求废止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姜芋钱”,并明确税率,同意百姓用缯帛布匹折价抵交部分赋税,还在折价时按较高价格计算。他安抚流亡的百姓,鼓励帮助他们置办产业。崔戎的一系列安民举措,让当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唐代中后期,吏治日趋腐败,官吏贪污受贿习以为常,反之倒显得不正常。公元833年至834年,崔戎担任华州刺史。按照惯例,华州刺史可置钱万缗(缗,古时成串的铜钱,一串千文),作为私用。然而崔戎到华州任职后,一改往日陈规旧习,分文不取。在离任时,他将这笔钱充作军饷,并叮咛州吏:“这笔公款要留作军用,从我这起改变惯例,以激励后来者廉洁从政。”

      崔戎待人平和,时常引导百姓和睦相处。有一次,一家兄弟为分家不均闹到州衙。崔戎了解清楚情况后,并没有责怪他们,反而垂泪自责:“亲骨肉为争财寻衅相残,这都是我为官教民不力啊!”兄弟二人见到这种情景,自惭形秽,争相认错,从此不再分家,重归于好,和和睦睦住在一起。

      崔戎在华州做官期间,最感人的一幕是他升任兖海沂密观察使作别华州时。崔戎离开华州那天,当地百姓扶老携幼,蜂拥而至,阻断了道路。百姓们甚至脱去他的靴子,弄断他的马镫,不让他离开。一些人还聚拢到负责调动官吏的专使面前哭诉,请求上奏皇帝收回成命。专使深为感动,答应代为禀奏。

      崔戎行程被阻,脱身不得,便劝慰百姓不可违抗朝廷旨意。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说:“挽留大人,即使触犯了皇帝,也不过是杀掉我们几个无用老人罢了,只要大人还能留在华州,我们就是被杀,也心甘情愿!”就这样由白天僵持到夜晚,百姓依然不肯散去。崔戎迫于无奈,只得先安抚住百姓,等到半夜才单身匹马悄悄离开。百姓发现后,立即挑灯追赶,直到确定真的追赶不上,才返回华州。

      从此,“脱靴断镫”成了一个文史典故,代指古代地方官清廉勤政,爱民如子,在其离任时,百姓不舍,脱其靴子,断其马镫,使他不能成行,以示挽留。

      崔戎廉洁而有惠于百姓,“脱靴断镫”不违逆常情。后来,脱靴演变成挂靴,清官离任后,老百姓就在城楼上挂一只官靴,上书姓名,以示爱戴和祝愿。

      (维宏)

    2 k0 d% t/ P3 U8 j, Q
    2 G5 I- E# I3 y1 `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4-2-24 20: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谢谢本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