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崔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3|回复: 17

[书画界] 【古代画家——崔子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8 20: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9169.htm?fr=ala0_1
) |/ T* v9 j; u  O
8 ^/ V  n: n) u) r( Q    崔子忠,1644年逝世,明画家,初名丹,字开予:改名子忠,字道母,号北海,青蚓(一作青引),生员,曾游董其昌之门,李自成克北京后,绝食死。(梁清标《画谱序》亦作“道毋”),原籍北海(山东省莱阳市)人,后移居顺天(即北京)。其好友梁清标在其所辑刻崔子忠所绘《息影轩画谱》序中称崔子忠:“天启时为(顺天)府庠生,当生于万历年间。”又说他“甲申之变,走入土室而死”,当卒于1644年。周亮工记他“年五十病,几废之。后遭寇乱,潜避穷巷,无以给朝夕。有怜之而不以礼者,去而不就,遂夫妇先后死”,当生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前后,根据《书画记》和《神州国光集》等史料著录,崔子忠的绘画作品涉及面很广,在人物、山水、花鸟方面都有涉及,但以人物的特长,与陈洪绶并称为“南陈北崔”。他作画用纸或绢素,没有定数,或为卷轴,为中幅册页,为扇面,似乎很随便。他的同代人孔尚任在《享金簿》中称:“莱阳崔子忠,号青蚓,人物称绝技。人欲得其画者,强之不肯。山斋佛壁则往往有焉。后竟以饿死。予得十八尊者一卷,笔意超迈,神气如生,每一尊者俱有自制小赞,字与画皆儒笔墨。”(见《美术丛书》第一集第七辑)。周亮工《书影择录》称:“画家工佛像者,近当以丁南羽、吴文中为第一,两君像一触目便觉悲悯之意,欲来接人,折算,衣纹、停分、形貌犹其次也。陈章侯、崔青蚓不是以佛像名,所作大士像亦遂,欲远追道子,近逾丁吴,若郑千里辈,一落笔便有匠气,不足重也。”(见《美术丛书》初集第四辑二三七页)崔子忠的书画,孔尚任推为“儒者笔墨”,而亮工以贬低丁南羽、吴文中、郑千里等人物画家,来提高陈、崔两家的绘画地位,虽有可值得商榷之处,但在明清以来以仿古为能画,笔笔讲出处,处处要师承,非某宗某派则为野狐禅,画坛了无生气,特别是山水画。自明董其昌画分南北宗,提倡文人画,至清代的四王、吴恽等,把山水画拔高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相形之下,人物画是不被重视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看重陈老莲、崔子忠,并把他俩并称为“南陈北崔”,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0 q" I( }) H8 ?0 E
7 P# H4 E$ b5 H4 j
  画史上都说崔子忠“善画人物,规模顾、陆、阎、吴名迹,唐以下不复措手。白描设色能自出新意,与陈洪绶齐名,号南陈北崔”。这种评论是近乎实际的,他绘的《桐荫论道说法图》(亦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一看题记,有可能误认为是陈洪绶画的。其好友梁清标在其死后为其辑刻的《息影轩画谱》,其人物造型、表现方法与陈洪绶的《水浒叶子》亦很相近。故有“南陈北崔”之说。他们两人在画风上相似,却不能相互代替,他们都以人物画为主要特长,社会声望也不分轩轾,但却各有特色。陈洪绶的作品才气横溢,寓美于形色,而崔子忠的作品却朴实无华,寓意于内蕴。按梁清标的说法,崔子忠晚年“息影深山,杜门却扫”浏览史籍,每遇有忠考奇节人物,义使巾帼英雄,绘图像,立传赞,虽称自娱,也可以起“顽廉懦立”,立德、立功、立言、立像,合称为四不朽之作。正因其作画极为注重立意,因此为当时的文人和画家们所推崇。崔子忠善于表达历史题材,尤其喜欢画文人们的风流韵事,他的《云中玉女图》、《苏轼留带图》、《桐荫博古图》、《临池图》以及罗汉道释等图,都是人物画,也都具有来历,题材不见得新鲜,但由于他构思画法有新意,或多或少加进自己的东西而成为新作,也是耐看的。《藏云图》即是此类典范,此图以人物为主,衬以山水,其高山大川的描写为刻画人物服务。由画中题识可知此画是为玄胤同宗所作,画中一团云气缭绕,是表现巫山浓云虚幻之处,“不辨草木,行出足下,生生袖中,旅行者不见前后。史称李青莲安平入地,负瓶瓿,而贮浓云,归来散之以内,日饮清泉卧白云,即此事也。”画面中唐代大诗人李白盘腿端坐四轮椭圆底盘车上,缓缓行于山路中。李白仰首凝视头顶上的云气,神态闲适潇洒;一稚童肩搭绳索,牵引车子,另一稚童肩荷竹杖,作引导状。在具体表现上,其衣纹作颤笔细描,虬折多变,折而不滞,颤而不散,突出了衣服质料的柔软质感和随风飘的动势,气意超迈,神色如生,可谓自成一家。
( E, K4 h' D6 m" u% H
& v. A5 p& i0 Q! H( P  崔子忠不遗余力地颂扬历史上的隐逸君子,是其人生观的曲折表现,同时亦是明末文人们走投无路,徘徊苦闷的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其本人虽居于“京师 ”,身居闹市却过着清苦无为的生活,很有隐者之风,由于他缺乏陶渊明的生活条件,又不肯寄人篱下,侍奉新主,所以只有饿死。不识时宜,怀才不遇而又孤傲自恃,生不逢时,亦死得冤枉。( A' y. _+ A+ q5 M( @
* M: x: R- q# l) H0 Y2 J% a1 P
  “孤傲绝俗”的评价,确实当之无愧,但以生命的结束为代价,其牺牲不可谓不大矣。历史上有伯夷、叔齐因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而崔子忠则因怀才不遇而又孤傲自恃,宁肯饿死,也不愿把画卖给不识货的庸人,宁肯病死在床榻上,也不愿意接受无礼者的援助,最终以自己的生命成就了李唐名作迥然不同的另一幅《采薇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20: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9169.htm?fr=ala0_1)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20: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http://www.cangcn.com/info/zz_sc ... 6-16/1240_56785.htm
0 C+ V' x+ X# B' M; d' t- R  ~+ L+ C4 z2 O8 k2 A% |
笔墨奇异写性情——崔子忠的绘画特色与收藏价值 2 E0 c1 g. f8 k, B1 l* f
刘雯 收藏杂志 2009-6-16 15:52:00
6 `+ i. [0 V) `# c% G. M
3 O% ]) L  Z/ w5 j9 c, T7 k9 `5 i3 a9 F        2008年底2009年初,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南陈北崔——陈洪绶、崔子忠书画特展,为观众呈献了两位明代著名画家的存世佳作。论及中国古代人物画,“南陈北崔”都是绕不过去的人物。明代人物画的发展总体上落后于山水、花鸟画,较之山水、花鸟画,人物画的表现力及意涵较受限于图像本身,且人物画的功能也钳制画家对绘画各种表现模式的自由探索,正如万历年间《五杂俎》所言:“今人画以意趣为宗,不复画人物及故事。”虽然在明代也有杰出的人物画家,如明中期的唐寅、仇英,但都是主攻山水,兼而作些人物。真正为人物画带来新生的画家出现在晚明,人物画坛涌现出一批不同凡响的变异画家,其中丁云鹏和吴彬的道释画以奇异的形象,开启了人物画新风。而被尊为“南陈北崔”的崔子忠和陈洪绶则进一步追求夸张、奇古的造型,确立了变形人物画的风格,给后世以深远影响。
1 P$ {" ~2 S5 r/ _( I$ g9 K. e- d# K! ~
  崔子忠、陈洪绶同以清雅高古、夸张变形、个性鲜明的人物画闻名。虽然二人在画史上地位相当,但陈洪绶在后世所受的青睐一向比崔子忠要高很多,其中原因微妙复杂,但有一点无可置疑的是,崔子忠也是一位引人入胜且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画家。现今,因崔子忠的作品传世少,且进入市场的时间也较晚,其作品的市场行情一直处于尚未启动的状态,仅2002年上海崇源拍卖会上,其《洗象图》以50.6万元成交,而后至今,其作品成交价格一直徘徊于十几万元,未有较大起色。如今重新审视崔子忠的作品,不能因其在拍卖会上门庭冷落、无人问津,而否定其收藏价值。崔子忠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证明他是中国人物画家之中最具原创力的一位,也确实是陈洪绶在北方的劲敌。崔画过于曲高和寡,风格难学,形成自家面目,所从者稀少,综观中国古代人物画史,达到此奇异境界的只此一人,后无来者。因而,崔子忠的作品有极高的收藏价值1 z! Y. `& M6 p2 H* Z/ y* o
# b& Y8 U/ y; n+ g9 X
6 l4 ~/ j3 b" j8 K0 w( b& h5 f( i
崔子忠 《渔家图扇页》 金笺 设色
& k, D7 C9 f$ K7 S. z$ ]纵17.6厘米 横52.3厘米 钤“子”“忠”朱文连珠印
# }$ y- j1 e: k$ Y0 d" s: K7 n故宫博物院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发表于 2010-3-8 21: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崔氏名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发表于 2010-3-8 21: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德高望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8 22: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画家——崔子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8 23: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崔氏名画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发表于 2010-3-8 23: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驰名中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发表于 2010-3-9 10: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钢兵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2: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崔子忠的《藏云图》
    - H5 m" P/ l- k# \( v' f2 M6 a6 E- D2 M0 q2 P
    【转帖】 (资料来源: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 ... 2/14105749163.shtml
    # G8 e5 C& R7 V+ ^" B" d# H
    * F. |7 ^3 q( s2 O* E  崔子忠(约1574-1644)明代画家。初名丹,字开予,改名子忠,字道母,号北海、青蚓(一作青引)。莱阳(今属山东)人,寓居北京,补为顺天府学生员。能诗善画,曾从学于董其昌。擅画人物、仕女。取法高古,意趣在晋、唐间。衣纹细劲曲折,墨韵灵秀,设色清丽,颇具新意。后人将他与陈洪绶并列,称之“南陈北崔”。两人都一生清贫,但陈洪绶少年时胸怀大志,屡试不第,不惜入京纳捐以求功名,明亡后出家,却又还俗,游走江湖,卖画为生,可谓一生跌宕坎坷。而崔子忠则始终是一介书生,“益自重,有以金帛请者概不应也。”周亮工在《书影择录》中这样描绘他:“其人短小端饬,双目炯炯,高冠草履,不知贫贱之可戚也。”传说中有不少关于他如何拒人购画的故事,甚至当人强索时,他当面应付,转身又找借口将画撕碎。他将文人的气节看得高于生命,这也就无怪乎他留世的画多以历史人物为题材,无怪乎在明朝倾覆后,他“郁郁不自得”,“走入土室中匿不出,遂饿而死。”( |: ]" j8 m4 o9 ]6 K  s5 w- @8 @; ?
    2 y3 W: W. V+ ]- j, \, w
      《藏云图》纵189厘米,横50.2厘米,绢本,设色。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为局部)图上署款:“丙寅(1626)五月五日予为玄胤同宗大书李青莲藏云一图”,为其壮年之作。图绘历史上流传的唐代诗人李白深入地肺以瓶贮浓云以归的故事。道教有“洞天福地”之说,谓由仙人和真人领治,道士居此修炼或请乞,即可得道成仙。而“地肺”乃“七十二福地”之第一地。《道迹经》谓:句曲山(又为地肺山)“居月弗地,必度世,见太平。”而此图上作者自题:“昔人谓巫山之云,晴则如絮,幻则如人,终不及地肺。地肺之山云祖也,春恋恋不辨草木,行出足下,坐生袖中,旅行者不见前后。”如此虚无缥缈,真乃神仙之境。此图窄幅高轴,上下是山石草木,泉水潺湲,中间将近三分之一画面的是一团浓密的白云,下方坡道上,李白盘腿拱手端坐在四轮盘车上,头微仰,目注白云,若有所思。两童在旁,一童肩背牵绳往前,引车缓行;一童在旁扛竹竿,上挂一瓶瓿,回头与主人比划如何贮得浓云。传说李白贮云回家后,将白云散于卧室内,每天饮清泉卧白云,恍若神仙。何等的清幽纯净!画中衣纹与白云,以微颤的细笔勾成,山石勾、皴松灵,淡墨层层烘染,浓墨点苔,树的枝干则显得劲挺而富变化,或点叶,或双勾叶,也不乏厚重。用色单纯,车轮及山石上染淡赭,而仅在牵绳及瓶瓿包布上罩以花青,画面极其素雅。董其昌称他:“其人文、画皆非近世所常见。”( v: Z* w9 D) E

    ' W9 }. s- y! ^# p( a  崔子忠存世的画不足二十件,而目前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南陈北崔”画展中崔的八张画,几乎是国内藏品的全部,此亦崔子忠淡于名利,极少酬世所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