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崔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0|回复: 7

姓氏与宗庙祠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5 15:00
  • 发表于 2010-3-20 10: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姓氏与宗庙祠堂$ u! E8 D4 M+ S  E

    5 N$ @) H% a' w7 K' n
    , `1 @2 ]& E1 Q& t" g
    1 、华夏姓氏的由来    . i  X$ w  ^3 I9 n$ ^" S
       ) R: W* [4 _2 T( ^: @# b
         在谈之前,我们先谈谈‘名’,‘名’这个东西,是一个事物的‘代号’。人类对世间万物的区分和认识,都是从赋予它‘名’开始,故《德道经》开头就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P5 F7 u& t+ \1 T8 F1 y9 U" _; B5 U8 j) b4 R" P
       ‘名’分为‘类,族,个体’。' X) e- ~& k3 n* @" r6 m2 k0 T
    1 w. x. G  T' u1 i1 {: U7 ^
       ‘类’和‘族’都是指区别于其它群体的该群体‘代号’。‘类’群体内部的各成员特征不同,‘族’群体内部成员特征一样。& S0 C- S  F1 U" [& f/ K

    : e; X  M  `7 f" ?' J2 L     关于‘类’,如‘人,动物,植物等’。‘人’是名,是区别于动物植物等类的‘代号’。但人类,内部又有不同种群,比如汉人和犹太人等等之分。动物类内部还分为‘牛、马、狗......’。  
    ! Y. r  \9 K" y' }" o( M) \+ r: w( o3 f, F5 e0 N
         关于‘族’,‘族’来自于地上堆的一堆弓箭‘蔟’,箭都肯定特征都一样。比如族群之分,其内部特征是一样的,比如我们是华夏子孙,从血脉一致,其文化习俗等相同。群体内部成员特征不一样,是不能称呼为‘族’的。象我们汉人如果族群再细分,还有氏族或家族之分。5 D+ y8 N3 @4 e2 n& _! H; Y& S
    / ?) F) m* j" o, h7 q7 ]& S" G
         关于‘个体’,个体之名不是群体,内部已经不能再分了。比如‘姚明’的名‘明’等等。   0 |0 l$ d+ V2 ~1 V+ ~+ W" a
    6 s4 w$ m! p5 w2 t+ B" S
    . U+ C7 [+ T! ^4 m( g& ?) S$ ]
          因为‘名’是代号,所以,一个事物可以有几个名,但本质还是指它一个,“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德道经》)。所以,我们的华夏的姓氏制度中,代表个体符号的不仅有‘名’,还‘字’,甚至‘号’。比如,苏轼,大名‘轼’,字‘子瞻’,小名‘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你别看有这么多符号,其实都是指一个人。‘字’其实也是一种‘名’,只是‘字’是尊称,如果别人称呼你的‘字’,那代表别人很尊重你。‘号’也是一种宣扬出去的别称,象岳飞身后谥号‘武穆王’。而“苏东坡”这个称呼,就是他称了,是别人后世给他取的称呼。‘小名’,对人来说,一般是指‘乳名’,象小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亲戚都会特意给小孩取‘乳名’,表示对小孩的爱,我们的华夏很早的时候就有这个习俗。同样道理,我们这个民族,大名就是‘华夏人’,小名叫‘汉人’,就好象人一样,正式场合要穿‘礼服’,非正式场合穿穿休闲服或一般日常服饰。; ?- b7 V- Q; M

    . h/ u1 N5 r  ]0 |( V3 {1 p     上面谈了‘名’,现在来谈谈‘姓’。‘姓’不是代表个体符号或代号,他代表了一个‘根源’,自己从哪里来,祖先在哪里,都可以追远。汉典《白虎通》“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也...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别婚姻也”。《左传》:“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关于‘姓’的符号,根据是如何‘生’的来取,所以叫‘因生以赐姓’。《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史记秦世本》“...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  b/ Y( m( Y" \9 Z8 F: K
        ‘胙之土而命之氏’就是指赐姓后,再封土命氏。《国语周语》“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氏族’就是现在所说的‘宗族’的意思,‘氏’是其宗族的‘号’,就象前面看到‘名’是指个体的代号,‘氏’是指宗族的代号。‘氏’名的选取比较杂,但也讲究,主要以封地食邑国号为氏,也有一些以官职为氏,以字为氏等。
    ! l0 G% }2 _, D% u, }
    5 f+ J% s- _8 Y, p' P, {: F     这样,自炎黄以后,‘姓’就逐渐变多,到秦代的时候,大概有40个左右的‘姓’,常见记载的‘姓’20多个。这些姓,是先秦(指秦代以前的时期)时期的古姓。当时也称呼为‘百姓’。百姓,就是指的华夏诸古姓。百姓又叫‘百生’,銀雀山漢墓竹簡《六韜》“(紂)外失天下,內失百生”。用‘百’并不是确切的数字,而是我们的祖先常常用“百、千、万、兆”言多,如百官、百姓、百里驹、千里马、千家、万官、万户、万民、万邦、万国、兆民。《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德道经》“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里的‘百姓’是先秦‘百姓’。
    0 ?; x  Z5 W  `
    % q+ N$ v3 f% T: W' k5 e      夷、蛮、狄、戎是没有这种姓氏体系的。' k# o2 Y2 M* \9 s  G* w0 e
    3 U- b# g+ ^) S( x/ B& E
          我们今天看到的《百家姓》一书,是宋代江南一学者写编撰的,里面记载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其实收录的是‘氏族’的氏名,象这本书严格说应该叫‘百家氏’。本来过去‘姓’是姓,‘氏’是氏,只是先秦以后,将‘姓和氏’弄混了。今天,我们要分清楚。《庄子 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说的是一个打渔的隐者,问孔子是什么家族的,孔子弟子子路就说‘孔氏家族’,按照现在的理解就是‘孔姓人家’,因为先秦后姓和氏不分,在先秦是分的很开的,孔子是‘子姓孔氏’。* P& R& g5 c, B  r  C

    / c: m  O" f  h& O. B, J
    8 h* B0 F: F; n8 m# f5 c华夏古姓”的起源是以下几种情况:! O% ]/ W5 z  W9 f+ _9 W
                                (1)黄帝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
    & y+ v" O' h4 l                            《国语晋语》“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   
    . z$ e! P" Y* R% F$ k2 N
    9 i1 `7 ], v; e6 U/ i0 t4 L/ d. O5 j, u: D7 x  c# i
                                (2)祝融八姓“秃、彭、妘、曹、董、己、斟、羋

    2 |% ?4 K4 z3 b                           《国语 郑》“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 U4 x% \' Z! z  E7 A+ r2 @                           《国语 楚》“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 b3 V* T' e( a0 {                             可见,‘黎’高辛氏火正是颛顼的臣,地官。‘官’即‘管’,就是负责一块,我们的祖先在管理的设置上,参悟了天、地、人,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日月星辰,山林水泽,春夏秋冬自然之道,故有‘水官’、‘火官’、‘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等,各司其职(见甘肃博物馆收藏的‘六壬式盘’)。

    * V% }0 M1 R3 ~: G
    ! z5 P! q7 @3 A% y8 U                           《国语 郑》“...祝融...其后八姓...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妘姓乌阝、会阝、路、偪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斟姓无后。融之兴者,其在羋姓乎?羋姓越不足命也。蛮羋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
    * Q' r: C5 _* I; J! K% {/ n- V! p; M7 q! t
                                这个是在讨论什么呢?这个是郑桓公问史伯如果周王室衰,哪些姓将兴的可能。史伯在说到祝融八姓的时候,说祝融功劳很大,其八姓后裔中的昆吾在夏的时候为伯爵,大彭、豕韦在商的时候也为伯爵,但在周王室时期还没有侯伯爵分封,后裔中的己姓氏族‘昆吾、苏、顾、温、董’,董姓氏族‘鬷夷、豢龙’的封土在夏的时候被灭了;彭姓氏族的‘彭祖、豕韦、诸稽’的封土在商的时候被灭了;秃姓氏族‘舟人’的封土在周的时候被灭了;妘姓氏族‘乌阝、会阝、路、偪阳’,曹姓氏族的‘邹、莒’,在周都做的是负责采卫的诸侯(此类诸侯的爵位为‘子’),或在王室,或在夷、狄之地,还有很多不知道的说不清。而今又无其它听闻,必不兴。斟姓绝子孙无后。羋姓呢?羋姓的夔越国不足命也,因为他的风气很蛮,与中国相背。只有羋姓荆楚有昭德,如果周衰,其必兴矣。
    + U% u6 p* v) m' X! G8 [$ E$ p                                         
    + i+ X! A9 P6 m- d% Y& @                           
    (3)姒姓,始于大禹,可追至黄帝。% E' s1 G2 G1 z0 o/ A* S8 z
                               《国语周语》“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 p* n1 {8 X. E3 P
                               《史记夏本纪》“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襃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大禹‘姒姓’后裔在夏代的时候的分出的氏族分支。
    5 p) v) l$ v$ k8 ?+ t* ~, ~
                               《国语周语》“有夏虽衰,杞、郐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衰,就是没落或为庶人。祖上为贵族,后世为庶人的情况太普遍了。《史记》“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9 o( _% T% x  l8 U
    1 n' l6 B, v/ B9 v+ q1 p+ Q                            (4)姜姓,四岳续炎帝,大禹赐四岳。8 J# }/ G; X& l. }' z' o5 ?3 P
                               《左传哀公》“...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 m6 ]0 j+ @9 h                           《左传哀公》“...姜,大岳之后也...” 。
    7 n! t/ Q, h' l' `' S8 r                           《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指‘姜姓之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故曰吕尚。
    2 _" D# s& |. B) {                             大岳,就是四岳,《尚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史记五帝本纪》“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
    - m7 z7 l( h" ]) y( g6 ?. {8 V
                                (5)赢姓,大禹赐大费之姓,可追至黄帝。
    + e. l1 d1 t: o
                                 赢姓,这个大宗的宗祖是谁呢?就是“柏(伯)翳”。《史记秦世本》记载,“...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驯鸟兽,其实主要就是在今天的甘肃青海那一带放马,圈养动物,驯服野兽这些工作,中国需要的马,各诸侯国需要的马,很有部分都出自那里。赢姓宗祖之后,分成了两支氏族,《史记秦世本》载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这个两支氏族再分,就分出了“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脩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秦始皇以其先造父被周缪王封赵城,为赵氏。赵国宗室和秦始皇都出自赵氏,《史记赵世家》说的很清楚“赵氏之先,与秦共祖。” 嬴姓诸多后裔,在殷商时候就有成为守边诸侯,《史记秦世本》说 “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其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西戎大致意思就汉代的西域那个方向,只是西汉施行的是都护守边制,过去是内卫诸侯和外设重镇守边制,历代诸侯有绝(就是让戎给灭了)有封,所以,上古西垂史料很少。
    / [  X7 u' p+ t" U5 e, r诸侯本来就是用来守边的,分为同姓诸侯和异姓诸侯,同姓诸侯就是与王室同姓,诸侯大多都是被分封到中国东南西北之外。" |" R- a0 I5 R. t$ }7 Y  u' M
                                (6)漆姓
    * U2 h# L* O4 l: n) \% L$ F                            《国语》:“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虞、夏、商为守边诸侯。封、嵎之山,在吴楚之间。* P% {  K+ s3 G7 v" J
                                (7)隗姓3 }; I& B+ ~  K+ d$ V
                                (8)好姓
    1 O1 a6 E$ g$ C! z  B; m6 f& O                             好姓,实际上就是‘子姓’,殷王室的宗姓。甲骨文:“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羌”。 妇好,即姓好,妇表示已婚嫁。过去之女子称姓,并且要把姓放在后面,比如“齐姜”,姜是姓,齐是来自齐国。出嫁后可叫“姜氏”《左传昭公》“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婤姶生孟絷”。还有如,仲任,伯姞,叔妘,郑姬,陈妫,楚曼,季姬,荆妫。
    / Z' d$ s) Q2 M, @; i% c0 ^, S. R
                                (9)子姓
    4 q! o+ I9 e" x: D/ f- |7 r                             《史记五帝本纪》“契为商,姓子氏”。
    : h3 \. Z6 |4 j  I7 k& J- Y9 n- d$ E9 V+ W* J7 d
                                  (10)销姓
    6 s! Z: s, i& U8 @" S5 |                              《山海经 大荒东经》“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5 q% U9 T" A+ [/ o4 Z" w% z% O
    , r  `' k9 V/ S# D                              (11)姚姓: i; J. U, Q5 q. e7 w3 ?3 j
                                  《山海经 大荒南经》“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8 F2 a* I3 F0 @) B+ c
                                   (12)於姓
    - }1 q4 T" A- z$ H5 ]3 M                              《山海经 大荒南经》“有盈民之国,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叶”。
    % N1 f1 x$ V2 o9 M                                (13)阿姓% X* k7 l  M* g* j- ?
                                  《山海经 大荒南经》“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
    8 y- }6 z' s$ s( V& U; l+ a' F9 C1 B/ J8 j) W3 k/ H) Q5 `; I
                                     (14)盼姓5 E: q( s4 l5 `1 J# o' k
                                  《山海经 大荒南经》“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6 a7 \8 ?8 y+ N7 Q7 c, H
                                  《山海经 大荒北经》“有人方食鱼,名曰深目民之国,盼姓,食鱼”。
    2 \9 J* M1 {) r; i2 ^+ i" S! G) f" H$ d6 k3 [
                                    (15)桑姓) L% s# e' q7 H5 d; s- G; L" y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有人方扜弓射黄蛇,名曰蜮人”。
    # A) s6 r3 |8 V1 o1 F" A% D! f! G/ ~, V+ y  s/ u4 _
                                    (16)几姓
    2 `8 Y( J4 q0 j2 |  i& g: Q' C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 B) {0 M+ e0 _. L! @) \1 f* s
    % W4 O: u" B) c5 z, Q, H
                                     (17)鼬姓, t% y( T: a' T  _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鼬姓之国”。
    / I+ E' i0 U' }  a
    7 n1 E! i" R; {9 v  v                                 (18)烈姓: G4 Q" K; x; n- [( A
                                        《山海经 大荒北经》“有胡不与之国,烈姓,黍食”。; O" }. H, k7 m7 W

    * I3 {# G7 `. m! ~8 E
    4 A( ?* M. Z" C7 A                               (19)釐姓
    6 V, D/ M3 X' p9 T& i0 G2 z/ x                                       《山海经 大荒北经》“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釐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麈”。
    0 H! v0 y: P( N4 l( Y2 d2 R                                       《山海经 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釐姓,食肉”。
    : q6 g0 q, m2 ^+ x) g7 ~. }
    : R- c$ @* m( R5 \                               (20)威姓
    ( `& Q/ O) u4 S5 j# z8 L% K                                       《山海经 大荒北经》“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9 d( |4 j' G8 n3 {4 Y/ ]+ }9 `  w% y$ A2 i* V
                                   (21)乞姓! P0 V9 I8 [, K3 a6 d& k& _+ D- R
                                           《山海经 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 x1 Q8 X0 I* O0 R                                (22)风姓# _' w% m2 S* }  ?  @1 l
                                          《春秋左传 僖公》:“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8 _0 G- u" e- q, [5 s# E' B+ [
    ' E$ a& A! W- ?
         先秦后,姓氏不分,把氏当作姓。当然,也可能有以古姓为氏。所以,我们常说先秦所说的‘百姓’和先秦后所说的‘百姓’并不一样,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华夏古姓,后者是‘百家氏’。7 x+ d0 b" g: C0 w2 N- x! l- C

    % ^9 |2 G$ |4 H6 f4 ~4 s, h' H: j     这些是古姓代表了上古华夏的的大宗,大宗下面分出很多小宗,这个就是氏,这个氏还可以往下分,分出更多的“分氏”,“分氏”还可以继续分,这个就是“分分氏”...但这个姓,是永久不变的。顾炎武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小宗服大宗,叫“收族”,就好象一颗谷种,长成一株谷穗,将谷穗上的谷子又撒播出去,这些谷子在各地生根发芽,每个上又长出更多的谷子...当这些各支小宗后代要追祖溯远,就要追溯到最开始那颗谷种那里,那就是大宗。  T) S+ Q: f  a& z  l
    # Q  p) e7 o- j$ J+ l
         对同姓氏族的统称,可以这样称呼“姬氏,诸姬,姜氏,姓姜氏”,这些称呼的意思就是“姬姓氏族,姜姓氏族”,“姓姜氏”就是指“姜姓之氏族”。《国语周语》“我姬氏出自天鼋...”。《国语鲁语》“若楚之克鲁,诸姬不获闚焉”。《国语晋语》“先君叔振(曹国的曹叔振,今天的曹姓人家是出自古姬姓曹氏,不是祝融八姓之古曹姓),出自文王,晋祖唐叔,出自武王,文、武之功,实建诸姬。”《左传隐公》“...不敢与诸任(各任姓的氏族)齿... ”。
    % M5 C; `) ?$ j/ |$ V# {3 t3 @  j- |0 S/ X  d/ n
         过去‘氏’之多,从‘华夏诸侯国’就能看出来,最多时候,足以上万,黄帝时,下有万国,《晋书 志四》:“自孔甲之后,以至于桀,诸侯相兼,其能存者三千余国,方于涂山,十损其七矣......凡一千八百国,布列于五千里内。而太昊、黄帝之后,唐虞侯伯犹存。......春秋之初,尚有千二百国;迄获麟之末,二百四十二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而见于《春秋》经传者百有七十国焉。百三十九知其所居,鲁、邾、郑、宋、纪、卫、西<豸虎>、莒、齐、陈、杞、蔡、邢、郕、晋、薛、许、邓、秦、曹、楚、随、黄、梁、虞、郧、小邾、徐、燕、鄀、麋、舒、庸、郯、莱、吴、越、有穷、三苗、瓜州、有虞、东<豸虎>、共、宿、申、夷、向、南燕、滕、凡、戴、息、郜、芮、魏、淳于、谷、巴、州、蓼、罗、赖、牟、葛、谭、萧、遂、滑、权、鄣、霍、耿、江、冀、弦、道、柏、微、鄫、厉、项、密、任、须句、颛臾、顿、管、雍、毕、丰、邘、应、蒋、茅、胙、夔、介、焦、沈、六、巢、根牟、唐、黎、郇瑕、寒、有鬲、斟灌、斟寻、过、有过、戈、偪阳、邿、铸、豕韦、唐杜、杨、豳、郐、观、扈、邳、胡、黎、大庭、骀、岐、邶、锺吾、浦姑、昆吾、房、密须、甲父、鄅、桐、亳、韩、赵。三十一国尽亡其处,祭、极、荀、贾、贰、轸、绞、于余丘、阳、箕、英氏、毛、聃、莘、偪、封父、仍、有仍、崇、鄟、庸、姺、奄、商奄、褒姒、蓐、有缗、阙巩、飂、鬷、穷桑。蛮夷戎狄不在其间。五伯迭兴,总其盟会。陵夷至于战国,遂有七王,韩、魏、赵、燕、齐、秦、楚。又有宋、卫、中山,不断如线......”。# y5 c) q+ D6 T
          
    ) D4 c' i3 v! Y' ^& J- m1 g
    2、宗庙祠堂
    4 M! E7 S2 C; S" A  L0 Y* `7 s% Y
    + T! E8 U' U& p4 S* b+ ?) Q- b. H    《左传 襄公》说“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
    , ~) s6 G9 d( Y+ t* V: I) {# w$ L! }: I) n- Y5 h# t0 a
         说的就是同姓的庙叫‘宗庙’,如“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秃、彭、妘、曹、董、己、斟、羋等等”,均同姓,都有一个宗庙。所以,鲁就姓‘姬’,他就去周庙去,因为‘姬’姓的宗庙,只要姓‘姬’,就到周庙去祭祀。# `" J7 \& ^( ]2 f0 J

    : v) F0 \5 K/ z2 O! t5 X/ r( w! G      同‘宗’的庙叫祖庙,这里同宗就是小宗了。周公旦也是姓姬,亦称叔旦,周文王之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所以,他从祖地迁到那里,就开了个小宗,在岐山北那地方,传下来了他的后裔,就是‘邢氏、凡氏、蒋氏、茅氏、胙氏、祭氏’等等。我们华夏民族有个习惯,就是迁居到另一个地方就算开个小宗,比如祖地在中原,某族人从中原祖地那个大家族里迁出到福建去,在福建那里居住下来并在繁衍,他的后裔子孙,就以他为‘宗’,以中原那里为‘祖’。
    4 I/ a+ }0 ]% l: C9 E
    , G/ \2 O; a1 c* T- a1 S# N' c     同氏族的庙叫‘祢庙’。比如‘邢氏、凡氏、蒋氏、茅氏、胙氏、祭氏’各家族要祭祀他们的祢庙,也就是‘氏族庙’。我们今天的百家姓,应该叫‘百家氏’,比如我们今天全球所有姓‘蒋’的人家,都应该有一个‘蒋氏祢庙’,而各地区的也可以设一个地区性的‘蒋氏祢庙’,这个叫‘氏’里面的小宗了,有的每个地方的小‘家族’,比如某村那一大片姓‘蒋’的人家,也有一个‘祢庙’,那就是‘氏’里面最小最基本的‘祢庙’了,广西贵港城区以南约5公里的新塘乡乌桕村,有一个名字就叫“李氏祢庙”的建筑,就是这个情况了。7 M4 p( Y" a; J  o- e1 {
    & _5 ~& k6 d* k( e
         氏族之庙又可称呼为‘祠堂’,‘氏族’大宗的祠堂叫大祠堂,各地小宗的祠堂叫小祠堂。比如‘清远’的崔氏祠堂,那是今天所有姓‘崔’的人家的氏族总祠堂之一,算是祖地,而全国各地的‘地方崔氏家族’,有的又有地方家族的‘崔氏’小祠堂。除此外,行业祭祖的场所也叫‘祠堂’,因为行业也有行业的祖先,比如木匠行业的祖先为鲁班,儒家这个行业的祖先为孔子,不过这些都不是血亲祖先,前者都是技艺传人或文化传人的身份,血亲关系那代表子孙后代的身份。家族祠堂除了“祭祖”外,大的家族事可作为活动场所之用,另外,族亲们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在此聚会,和那个清真寺和教堂意义差不多。( n# }8 O: u- K: J% ^: |
      D& `3 X4 G* F1 D9 j
          当一个氏族,他有一个祠堂或祢庙,世世代代都祭祀的时候,我们称呼这个‘家族’为‘世家’。比如,清远的崔氏,陇西李氏,这些都是世族大家。象《史记》记载了一些闻名的世家‘吴太伯世家,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陈、杞世家,卫康叔世家,宋微子世家,晋世家,楚世家,越王句践世家,郑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孔子世家,陈涉世家,楚元王世家”等等。
    " A4 B" f+ R- m' j) \; b1 i
    $ p9 u( C6 E! Q; e& m3 n# @     看了这么世家,这里具体以晋世家为例谈谈,晋本是‘唐氏’,就是今天‘唐姓人家’的祖先,他的前身就是唐国,其后裔在‘唐氏’基础上,又分出十个氏族,连同‘唐氏’在一起,就是当时晋的十一公族。《晏子春秋》:“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肸之宗十一族,维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羊舌肸是晋国大夫,其家族羊舌氏,是晋国王室公族之一,晋公族衰落了,仅仅剩羊舌氏还兴盛着。晋出自周王室,都是姬姓。& Q5 @' {' X, n! i5 O9 ^
       
    ! v, W( `# Z- ?2 r% v3 C) O* v
    ' ~: w7 j! Z5 V' R. W# f7 N     
    同一个地方,可能历来住了不同的氏族。比如《春秋左传 襄公》“ 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匄’是地名,最早住的是陶唐氏,在夏的时候就住的是御龙氏,在商的时候住的是豕韦氏,在周的时候,住的是周为唐杜氏,后来晋为诸夏盟主(即‘霸诸侯’,意思是‘尊王攘夷’,齐国在管仲的号召下也做过),住的是范氏。
    & ]! S0 h" q; L( C" o6 D9 x' M3 ^& k* @  I/ M" G4 y5 D
         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春秋左传 昭公》“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说的是陶唐氏之后裔氏族分支中,有刘氏,刘氏家族中有个人叫刘累,他跟着豢龙氏学‘龙’(当时的一种虫的名字,可能是蛇等类,烹食,不是我们后来看到的‘龙’),豢龙氏之所叫‘豢龙’,就是因为会畜龙。所以,刘累就被封为‘御龙氏’,就从‘刘氏家族’中分出去另开新枝‘御龙氏家族’,很会养‘龙’,就封在那个‘豕韦氏’曾经居住的地方,所以,叫‘更豕韦之后’。后来出了点问题,御龙氏家族就迁居到鲁县,即今天的山东曲阜那一带,后来,其后裔‘范氏’又从‘鲁县’迁回来‘匄’。这个‘匄’可能在山西临汾一带,即陶唐氏故地。) P" {' ]) Z) R1 G7 m" d) ^

    ' u. q" f5 I: w4 |$ ]7 v    先秦以氏族封地为祖地祢庙,先秦后,以某郡县为地望祠堂或祢庙,前者就是氏族发源地,后者就是本氏族人丁最兴旺的居住地。比如清远的崔氏,陇西的李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20 11: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姓氏与宗庙祠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37
  • 发表于 2010-3-20 12: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祭祖的场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37
  • 发表于 2010-3-21 00: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遗忘的角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37
  • 发表于 2010-3-25 00: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25 10: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威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9 15: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9 15: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想亲想爱的一家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